百團大戰中敵我雙方各有多少兵力

2016-08-15 21:18:39

  百團大戰是中共黨史和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對百團大戰的研究,一直是黨史、軍史、抗日戰爭史研究領域裡的熱點和重點問題之一。那麼,在百團大戰中敵我雙方各有多少兵力呢?

  我方在百團大戰中的兵力

  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等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今石傢莊-太原)。同時要求對同蒲(大同-風陵渡)、平漢(今北京-漢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寧(今北京-沈陽)、德石(德州-石傢莊)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而對於我方在百團大戰的參戰兵力,長時間以來都頗有爭議,有80團左右之說,有104團之說,有105團之說,還有115團之說。

  嶽思平對百團大戰的參戰兵力進行瞭詳細考察,得出結論:晉察冀軍區共有36個團參戰,第120師兼晉西北軍區共有27個團參戰,第129師兼太行軍區共有42個團參戰,百團大戰參戰的總兵力為105個團、約27萬人。(嶽思平主編《八路軍》,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236頁)

  《人民日報》於2006年9月17日發表《百團大戰(上)》一文,指出:按八路軍總部原來規定,百團大戰參戰兵力不少於22個團。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瞭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含決死隊第1、第3縱隊等)46個團、第120師(含決死隊第2、第4縱隊等)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遊擊隊和民兵參加作戰。

  據統計,歷時3個半月的百團大戰,八路軍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一共進行瞭1800多次戰鬥,拔除敵人據點約3000個,擊斃擊傷日偽軍2.58萬人,俘虜敵人1.8萬多人,並且繳獲瞭大量軍用物資。破壞鐵路470餘公裡、公路1500餘公裡,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5800餘支(挺)。八路軍傷亡1.7萬餘人。

  日軍在百團大戰中的兵力

  1940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對抗,八路軍則在後方戰場發起瞭抗日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戰役——百團大戰。同年10月,岡崎大隊奉命合圍八路軍第129師,誤闖藏有八路軍水腰子兵工廠的黃崖洞。岡崎大隊的隊長岡崎兼任步兵中佐,共有軍官544人,輜重運輸人員有400多人。在關傢垴戰役打響後,日軍為瞭消滅八路軍,先是派出瞭一個中隊偷襲八路軍,又從武鄉縣、遼縣出動的2,500多人的日軍增援部隊正在向關傢垴挺進,黎城等地的數千名日軍機動部隊也在向關傢垴靠攏。在百團大戰發起總進攻之後,日軍又一直增援兵力。據1940年12月25刊登在延安《八路軍軍政雜志》第二卷第十二期上的由八路軍總司令部、野戰政治部聯合公佈的《百團大戰總結戰績》一文統計:

  “在百團大戰中,先後參加與我作戰的敵人,計有第一百十師團及二十五師團全部,二十六師團、三十六師團、四十一師團各二個聯隊,三十七師團及三十五師團各一個聯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九混成旅團全部,第十五第六等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此外還有偽治安軍、偽蒙軍、偽滿洲軍、偽警備隊、偽警察、偽憲兵及日寇特務機關和所有移民等。其中遭我打擊最大者,則為第四混成旅團,計已消滅殆盡,第二第三混成旅團消滅過半,第三十六師團及百十師團二十七師團均遭嚴重損失,第八第九第十六等混成旅團均各損失一個大隊,及第五第十等混成旅團全部。”這是對百團大戰中對日軍參戰兵力及傷亡人數比較全面、官方的記載。

  以上就是對百團大戰中敵我雙方兵力的有關介紹,如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