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大將林彪指揮作戰時吃過什麼虧?

2016-08-15 21:32:18

  林彪作為瞭抗日大將,指揮過多長重大戰役,解放後成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雖然文革時期他預謀反黨,但今天我們卻談談他在抗日戰爭時期受過哪些挫折,林彪指揮作戰時吃過什麼虧?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林彪指揮作戰吃過兩次虧!

  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這時林彪剛剛擔任二十八團的團長,下山初戰便首先殲敵一營,突破封鎖線,隨後不費一槍一彈占領江西大餘。但部隊很快便在小勝後露出破綻。

  在大餘,紅四軍前委在城內天主教堂召開連以上幹部會,確定二十八團擔任警戒,軍部、三十一團、特務營和獨立營在城內及近郊開展群眾工作。

  林彪領受瞭任務後,帶領二十八團進入警戒位置,分片包幹,各負責一段。

  林彪既沒有組織營連以上幹部看地形,也沒有研究出現復雜情況下的協同配合,最為致命的是忽略瞭這是一個沒有黨組織、沒有群眾鬥爭基礎的地方,敵人來的時候,是沒有人向紅軍報信的。

  贛敵李文彬旅悄悄逼近瞭大餘城。攻勢是突然發起的。因為突然,所以猛烈。二十八團在城東的警戒陣地迅速被突破。

  “到那種時候,即使平時很勇敢的指揮員,也會束手無策,隻好‘三十六計,跑為上計’,結果,變成一個機會主義者”,林彪就是這樣成瞭“機會主義者”,這無疑是幽默地總結自己慘痛的經驗與教訓。部隊急速後撤,城內一片驚亂。

  毛澤東要林彪反擊,林彪猶豫不決。部隊已經退下來,不好掌握瞭。毛澤東大聲說:“撤下來也要拉回去!”

  陳毅也說:“主力要堅決頂住敵人!”林彪帶身邊的少數人沖殺回去,把敵人的攻勢擋住一陣,才勉強把撤退的人收攏瞭起來。

  這一仗犧牲瞭三十一團營長周舫,獨立營營長張威。二十八團黨代表何挺穎負重傷,用擔架抬著行軍,在敵軍追擊、部隊倉促奔走的混亂中不幸犧牲。這使得本來就缺幹部的紅四軍雪上加霜。

  擺脫追兵,部隊日夜行軍,但禍不單行。平頂坳、崇仙圩、圳下、瑞金,紅四軍四地四戰,結果四戰四敗。在平頂坳,向導把路帶錯,與追兵發生觸碰,造成損失。

  最危險的是圳下之戰,紅四軍軍部險遭覆滅。

  當夜軍部駐圳下,前衛三十一團駐圳下以東,後衛二十八團駐圳下以西。第二天早上林彪帶領後衛率先開拔瞭,沒有通知軍部,當時軍部失去瞭後衛還不知道。警衛軍部的特務營也未及時發現敵情。敵人進入圳下時,陳毅、毛澤覃還沒有吃完早飯,譚震林、江華也正在喝糯米酒釀,晚睡晚起的毛澤東則還未起床。

  槍聲一響,毛澤東醒來,敵人的先頭分隊已越過瞭他的住房。

  那真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後來消滅800萬蔣介石軍隊建立新中國的共產黨領袖們,差一點兒就被包瞭餃子。

  

  毛澤東是利用拂曉黑暗,隨警衛員轉移到村外的。

  朱德差一點兒讓敵人堵在房子裡。警衛員中彈犧牲,妻子被敵人沖散後也被俘犧牲,他抓起警衛員的沖鋒槍,才殺出重圍。

  陳毅披著大衣疾走,被突然沖上來的敵人一把抓住瞭大衣。他急中生智,把大衣向後一拋,正好罩住敵人的腦袋,方才脫身。

  毛澤覃腿部中彈。林彪率二十八團、伍中豪率三十一團急速返回支援,才用火力壓住敵人。因未能履行好護衛軍部的任務,林彪挨瞭個記過處分。

  在開國十大元帥中,隻有林彪是唯一一個身首異處,最終沒能走進八寶山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從大榮走向大恥的人、唯一一個從正面走向反面的人。

  有人這樣說,林彪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是一個謎。他是一個偏愛在事物的兩極走鋼絲的“天才”,他的一生可謂大雄大奸、大智大愚、大隱大顯、大喜大悲、大紅大紫而又大醜大惡。在建國前進行的22年革命戰爭中,林彪率部所向披蘼,百戰常勝,建立的功勛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而在建國後的“文革”十年浩劫中,林彪對一個個令人發指的冤假錯案,一幕幕令人不可理喻的可悲醜劇,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曾被定為黨的接班人,並正式載入黨章;偏偏又是他,陰險策劃瞭反革命的“571工程紀要”,妄圖謀害毛澤東,最終陰謀敗露,倉皇出逃,落瞭個折戟沉沙,自我爆炸的可恥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