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簡介 赤壁之戰發生在哪一年 赤壁之戰誰的功勞

2016-08-15 21:36:04

  導語: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在這場戰役當中,劉備、孫權聯合兵力將曹操大軍擊潰。赤壁之戰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之一,那麼赤壁之戰發生在哪一年?在主要人物當中,劉備、孫權、周瑜、諸葛亮、黃蓋誰的功勞最大呢?往下看,中國(www.lishi.com)將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赤壁之戰交戰地圖

  赤壁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曹操官渡之戰勝袁紹後基本統一北方,其為進一步統一中原,必然向南用兵,南下的勁敵是孫權和劉備,此時江東新主孫權,剛得臥龍的劉備自知不敵曹操,孫劉為保存實力,在諸葛亮和周瑜的共謀之下決定聯手,與曹操的南下大軍相遇於赤壁。史稱這次戰役為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在長江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交戰雙方兵力情況

  曹軍:曹操,約16萬

  聯軍:孫權、劉備,約5萬

  時間:戰爭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赤壁之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東漢末年,其時曹操於官渡擊敗袁紹,後又敗袁紹三子,袁熙袁譚袁尚及北方少數民族烏桓,黃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展望北方僅餘西北馬騰。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為統一全國,舉兵南下,當時長江以南的諸侯主要有荊州劉表,東吳孫權,益州劉璋,以及漢中張魯。而劉備此時在汝南,於新野戰敗,逃亡江夏,本棲身劉表,然荊州軍事實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時劉表已死,次子劉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領下投降曹操。劉備已丟掉瞭荊州北部,隻能在江夏堅持抵抗,後劉備遣諸葛亮與東吳聯絡,兩傢促成聯盟,以長江天險為守共拒曹操。而曹操雖然勢大,但所部大多為冀州,益州降兵,難堪重用,其本部嫡系兵馬隻有十餘萬。加之北方兵馬素不善水戰, 孫劉兩傢遂形成聯盟,對抗曹軍。

  赤壁之戰誰的功勞最大?

  根據史料記載,周瑜在九江調兵遣將,指揮3萬水軍大敗曹操,所以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應該是周瑜;

  黃蓋的苦肉計也是導致曹操水軍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算功勞應該是第二;

  第三則是諸葛亮,他促成瞭孫權和劉備的聯合。

相關推薦:

長平之戰:秦國與趙國之間的軍事實力比較
井陘之戰是怎麼發生的?井陘之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隋滅陳之戰什麼時候發生?解讀隋滅陳之戰時代背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