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投降?日本投降是因為核子彈 嗎

2016-08-15 21:35:3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向盟軍投降。日本的投降是意味著二戰的結束,但是,近年來,人們對日本無條件投降提出瞭疑點,那就是日本的投降是因為美國的原子彈,這是真的嗎?日本真的是因為害怕美國的原子彈嗎?針對日本為何投降有關人士做出瞭以下見解。
加利福尼亞大學一位德高望重的歷史學傢長谷川整理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是蘇聯介入太平洋戰爭迫使日本投降,而不是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那麼,到底日本投降之謎為何?長谷川為何這麼說呢?到底日本的投降下影藏著什麼陰影?

日本投降之謎:是原子彈還是蘇聯

長谷川表明當年日本投降,究竟是蘇聯出兵起瞭主要作用,還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起瞭關鍵作用。早在1945年的延安時代就發生過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日本不會投降,打一古代人名,便是“屈原”;有人認為,沒有蘇聯出兵,日本不會繳槍,打一古代人名,便是“蘇武”。爭論的結果,是意識形態的“蘇武”占瞭上風,共產黨人堅定地認為,是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摧毀瞭日本的關東軍,才逼使頑固的日本投降。美國投放原子彈,是侵略成性的美帝國主義屠殺人民的戰爭罪行。
這個早在68年前便由中國普通老百姓研究出來的觀點,居然讓這位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傢皓首窮經幾十年才“發現”出來,這個成果一公佈,居然讓我們有些人激動興奮,奉其為21世紀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位老先生也一下成瞭富有歷史責任感、富有良知和勇氣的歷史學傢。這樣炒作,究竟是對這位學者的贊揚還是諷刺?
隨著冷戰思維的消失和意識形態的淡化,隨著一些檔案的解密和信息的公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審視二戰日本投降的歷史性事件,可以認定,傳統的說法並沒有錯,導致日本投降的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美國投放的兩顆原子彈。

但是,隨著長谷川的發表新說,因《原子彈出世記》一書獲得普利策獎的理查德·羅茲也說,“日本投降的原因並不是那兩顆原子彈。”
魯門總統發展核武器的決定一直是爭議的來源。很多人認為攻擊平民永遠都不是正義的。20世紀60年代,一位“修正主義學派”歷史學傢認為,日本在被原子彈襲擊前馬上就要投降,投放原子彈是沒有必要的,杜魯門批準這麼做是為瞭用這種新力量恐嚇蘇聯。
長谷川出生在日本,自1990年以來就在美國任教,他精通英語、日語和俄語,拒絕傳統和修正主義的立場。據他對證據的仔細核查,日本在廣島核爆炸之前並不準備投降,在核爆炸之後也不準備立即投降。事實上,是因為在廣島核爆炸幾天之後的蘇聯對日宣戰使日本投降。
但是,不管長谷川的觀點如何,美國和日本公眾都堅持認為是核爆炸結束瞭戰爭。對於日本人來說,廣島是他們國傢作為受害者的有力象征,幫助他們遮掩侵略者的角色和大規模戰爭暴行。對於美國人來說,廣島核爆炸一直是最後被證明正當的手段。長谷川註意到瞭這一點,並說:“這似乎觸動瞭神經。”

閱讀推薦:

二戰檔案:日本一共派瞭多少人入侵中國
歷史謎題:在二戰中令人費解的十大不解之迷
揭秘二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國付出的代價沉重
歷史揭秘:二戰時日本軍事實力有多強大?

那麼,日本的投降是否真相長谷川所說,小編覺得不能隻看一個觀點,要從客觀因素來看,促使日本投降的是一個綜合的因素。
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在為期四年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以舉國之力打造的龐大的戰爭機器,徹底摧毀瞭日本現代化的海軍和空軍,最後占領瞭沖繩島,重重地砸開瞭日本的國門,進攻日本本土的戰役即將打響。

同時美國空軍在東京等地大規模地反復地轟炸,幾乎將其夷為廢墟,日本的工業機器幾乎癱瘓。沒有這些前提,光放幾顆原子彈,日本也不可能投降。還有,希特勒法西斯的覆滅,蘇聯百萬紅軍的參戰,中國對數百萬日軍的牽制,都是導致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但是,最終導致瘋狂的日本宣佈投降的關鍵因素,主要是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瞭兩顆威力無比的原子彈。這兩顆炸彈,和美國飛機在東京投放的大批大批的炸彈完全不同,居然能使兩座現代化城市瞬間化為廢墟,數十萬生靈瞬間化為煙塵,這樣再放下去,日本豈不要從地球上消失?受到強烈震撼的日本天皇,方才不顧軍方的強烈反對,利用自己神聖不可冒犯的地位,毅然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