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發時間是什麼時候?辛亥革命爆發原因曝光

2016-08-15 21:36:13

  辛亥革命是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一次事件,對我國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那麼您知道辛亥革命爆發時間是什麼時候嗎?辛亥革命的領頭人是誰呢?辛亥革命爆發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探索答案吧!


辛亥革命圖片

  辛亥革命爆發時間是什麼時候?

  辛亥革命爆發於1911年10月10日。1911年,在中國大地上爆發瞭一次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這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反動的清王朝就是被這次革命洪流沖垮的。1911年為舊歷幹支辛亥年,歷史上就把孫中山領導的這次革命運動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雖然失敗瞭,但是它推翻瞭清王朝,結束瞭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它沒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偉大任務。
  辛亥革命爆發原因曝光

  (一)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在20世紀初的中國發生,是與當時中國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密切相關的。

  1.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日益擴大,民族危機加深。1904年至1905年,日、俄兩國為瞭爭奪在華利益竟然在中國東北進行戰爭,清政府卻宣佈“局外中立”,結果日本戰勝俄國,俄國將所攫得的中國東北南部所有一切權益“轉讓”日本。與此同時,英國侵入西藏地區,德國則企圖將勢力延伸到原屬英國勢力范圍的長江流域,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深重。

  2.社會矛盾激化,民變四起。從1902年至1911年,各地民變多達1300餘起。還發生瞭拒俄、拒法、抵制美貨等愛國運動,以及收回利權運動和保路運動等。在這些運動中,中國資產階級開始成瞭主要角色。全國性的民變和愛國運動,反映出廣大人民再也無法照舊生活下去瞭,社會急劇動蕩,一場大的風暴就要來臨瞭。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產

  1901年《辛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放棄瞭抵抗外國侵略者的念頭,甘當“洋人的朝廷”;同時也使國人對清政府更為失望,國內要求變革的呼聲日漸高漲。這表明《辛醜條約》後,一方面是帝國主義列強加緊控制和爭奪中國,一方面是清政府甘心充當帝國主義的走狗,致使中國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這是辛亥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

  為瞭擺脫困境,清政府於1901年4月成立督辦政務處,宣佈實行“新政”。陸續推行瞭一些方面的改革,包括: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機構;裁撤綠營,建立新軍;頒佈商法商律,獎勵工商;鼓勵留學,頒佈新的學制,並下令從1906年起正式廢除科舉考試。迫於內外壓力,清政府又於1906年宣佈“預備仿行憲政”,並於1908年頒佈瞭《欽定憲法大綱》,制定瞭一個學習日本實現君主立憲的方案,規定瞭9年的預備立憲期限。

  預備立憲並沒有能夠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瞭社會矛盾,加重瞭危機。主要原因在於,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瞭延續其反動統治。清政府又遲遲不答應資產階級立憲派提出的關於速開國會的要求,還鎮壓瞭立憲派的國會請願運動,並借立憲之名加強皇權。1911年5月,責任內閣成立,國務大臣13人,其中滿族9人,而滿族中皇族又達5人,被譏為“皇族內閣”。這不僅引起立憲派不滿,而且加劇瞭統治集團內部漢族官僚同滿族官僚的矛盾。清政府陷入瞭無法照舊統治下去的境地。


辛亥革命圖片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推動和領導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壯大則是辛亥革命發生的階級基礎,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壯大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密切相聯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官僚買辦資本和封建勢力的多重壓迫與排擠,一直步履艱難。但在20世紀初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卻出現瞭一個小的高潮。這主要是因為:第一,甲午戰爭後,迫於民族危亡的形勢,全國曾出現設廠自救的運動。同時隨著自然經濟的解體,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擴大,投資設廠有利可圖;第二,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尤其是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前後的激烈爭鬥,暫時放松瞭對中國經濟的掠奪,給瞭民族工業發展的空隙;第三,清政府“新政”采取的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瞭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第四,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收回路礦權利、抵制美貨等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瞭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