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戰役八百壯士為什麼集體投河?

2016-08-15 21:38:31

  在中山條戰役,177新兵團的800多位士兵彈盡糧絕,被日軍逼上黃河崖,為瞭不做日軍的俘虜。他們高呼口號,集體跳崖。當然,為瞭回顧歷史的真相。中條山戰役八百壯士為什麼集體投河?下面中國網小編就帶大傢一起去瞭解這其中的真正秘密。  

  中條山戰役八百壯士為什麼集體投河?

  177師有一千多名士兵被兩倍於己的鬼子包圍,經過拼殺後死亡200人,餘下的800人被逼到黃河岸邊的懸崖上,三面都是絕壁。這800士兵在短暫的一瞬裡從懸崖上跳瞭下去。下面是被稱作母親的黃河。黃河以母親的慈愛襟懷包裹瞭這800個殊死搏鬥後不齒投降的關中‘冷娃’。他們都是16至18歲的孩子。他們從關中鄉村投到孫蔚如麾下來,不是為瞭吃糧飽肚,而是為著打日本鬼子走進中條山的。他們沒有一個人活下來。他們800人集體投河的那一幕,被山裡的村民看見瞭。活著的這個村民尤其清晰地記得最後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懸崖上隻剩下最後一個關中籍中國士兵,這是一位旗手。他的雙手緊緊攥著他的部隊的軍旗。那是他和他的父親和村民們崇拜著的楊虎城創建孫蔚如統率著的西北軍的軍旗。軍旗已經被槍彈撕裂被硝煙熏染,他仍然雙手高擎著。他在跳河前吼唱瞭幾句秦腔。那位活著的當地村民還記得其中兩句戲詞,是《金沙灘》楊繼業的兩句——兩狼山——戰胡兒啊……天搖地動——好男兒——為國傢——何懼——死——生啊……”

  親歷者回憶:大部分肉搏後跳入黃河。199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趙壽山將軍》一書,收錄有車國光先生撰寫的另一篇回憶文章《中條山血戰》,較之前文,內容更為詳細:

  “然而,離(一七七師)師部較遠的新兵團和五三一團部分官兵卻未來及突圍,被敵人壓到黃河岸邊。

  這些新兵雖無戰鬥經驗,格鬥,拼殺技術較差,但愛國心切,抗日心堅,青年人熱血沸騰,一身豪氣,他們回首退路,絕崖百尺,俯視河水,洶湧澎湃,正面之敵猶如瘋狼,他們雖知已臨絕境,但無絲毫畏怯,此時,已勿須長官命令,人人奮身回撲,與敵人拼為一團。日軍依仗人多勢壯,拼刺技術好,於是獸性大發。幾天的慘敗惱怒要在這裡發泄瞭。新兵團的青年壯士們毫不怯懦,舍命拼殺,有的失落瞭槍枝,不顧刀刺小腹,雙手緊奪敵人槍枝,有的已斷瞭手臂,但仍啃住敵人不放,……血戰進行瞭一小時左右,終因寡不抵眾,被逼至絕崖。這時,一新兵戰土大聲高呼:‘弟兄們!寧跳黃河死,不做亡國奴!’喊完奮身一跳,被吞沒在忿怒的黃河之中。其餘千多名業已傷殘無力拼搏的官兵,個個大罵著鬼子,也都紛紛隨黃河而去……像野獸一樣殘暴的日軍,竟也被這壯烈的場面,驚得目瞪口呆。滔滔黃河水,被1000多名愛國將士的鮮血染得發紅,咆哮的聲音也變為悲傷的低吼。”

  以上是中國整理的中條山戰役八百壯集體跳河原因,想瞭解更多戰爭信息,請關註中國的戰史風雲頻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