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自此中國開始瞭長達上百年的屈辱史,但是,要說這八國聯軍中中國人民最恨的是哪一個國傢,那無疑是日本瞭,單看日本在中國制作的萬人坑、慰安婦等等罪行就讓中國人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那麼,日本人入侵中國最開始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日本入侵中國最開始從哪裡開始的?
這要說起養不熟的白眼狼,日本就是一個,日本自唐朝時期開始,也就是公元660年,唐滅百濟,為瞭復興自己的朝貢國百濟,日本出兵朝鮮,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村江擊敗。這是日本第一次與中國的戰爭,此後,日本變成中國的附屬國。
日本入侵中國首先要從地理位置上看
但是,日本並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入侵,中國地大物博一直是窺視日本的對象。所以,要說日本入侵中國是從哪裡開始一般要結合歷史和地理,日本人基本上先要解決:通路和跳板問題,冒然攻取中國大陸陸地,沒有意義,明朝的時候,一些日本浪人(也包括配合倭寇的中國人),有時候規模達到1~2人,通過船占據一些沿海據點,但是始終不能有大作為,因為中國大人多,一旦反應過來,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的外來軍隊在中國大陸都會沒有作為!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其實也是見好就收,為什麼?
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的軍隊根本沒有能力控制中國!要想在中國有作為,不管日本還是其他國傢,都必須要有通道和前進據點和國傢實力。
所以,一般日本人總是從控制中國周邊的地區入手,如朝鮮半島,臺灣,中國沿海,也正因為這樣,日本自唐朝時期開始,就一直進犯中國的附屬國朝鮮,一直到明朝的明神宗時期,豐臣秀吉發動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史上合稱文祿·慶長之役(即萬歷朝鮮戰爭,韓稱壬辰衛國戰爭)。
日本入侵中國附屬國——朝鮮
當時朝鮮還是中國的屬國,朝鮮當時爆發瞭東學黨起義,日本借機出兵朝鮮,根據就是之前和清政府簽訂的《南京條約》中“朝鮮如有戰事,日本可進軍朝鮮。”的條款。 這個條款的簽訂人就是在晚清政治核心人物:李鴻章。這也是他政治生涯中很少見的政治瑕疵。
日本經過瞭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強盛,發動戰爭,掠奪資源是維持日本發展的內在需求,而中國當時的洋務運動隻處於表面,大國改革舉步維艱。日本出兵朝鮮,摧枯拉朽般占領朝鮮(可憐的朝鮮那時就亡國瞭),之後進軍中國遼東地區(之前在朝鮮中日就已開打),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北洋海軍不堪一擊(國恥之事不必細提,期間湧現出鄧世昌等愛國將領)。路上遼東地區被日軍占領。
老佛爺想著如何收場,和談的任務就落在瞭李鴻章的肩上。和談在日本馬關進行,期間李鴻章還挨瞭一顆槍子,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就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簽訂的,清政府同意割讓臺灣(臺灣就在那時成為瞭日本的殖民地,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才將臺灣歸還中國,當然那是是國民黨)和遼東半島,西方列強怕日本在中國獨自做大,威脅西方在中國的利益。之後就有瞭西方列強幹涉還遼,才致使遼東半島沒有落入日寇的手中。同時賠款日本白銀兩億兩,日方稱大清兩億人口,每人為甲午戰爭賠款一兩白銀,以示屈辱。
大清經歷瞭馬關之痛後,是國人看清瞭大清的落後不僅在堅船利炮,而在政治體制,觸發瞭一大批像康有為,梁啟超等改革之世,包括之後的孫文。
日軍正式侵略中國,那就是918事變瞭。
閱讀推薦:
二戰檔案:日本一共派瞭多少人入侵中國
日本二戰十大敗仗盤點:偷雞不成蝕把米
憤怒!日本竟然這樣強征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