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萬關東軍為何打不過蘇聯紅軍

2016-08-15 21:40:48

在二戰時期,面對日本軍隊,美國曾放言要想打到日本的本土,至少要犧牲100萬士兵。而,面對日本,國軍蔣介石一方同樣毫無還手之力,但是,同樣是面對日軍,蘇聯卻隻用瞭短短幾天的時間就讓日本方面無條件投降,為何,日本對上美軍、國軍展現的是百萬雄師的風采,面對蘇聯卻像是條落水狗呢?為何這中間反差如此之大?日本百萬關東軍為何打不過蘇聯紅軍?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傢一一揭曉。

日本百萬關東軍與蘇聯紅軍的戰爭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大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駐守東北軍之關東發動全線進攻。同時,蘇海軍太平洋艦隊也先後在朝鮮北部、千島群島登陸,協同陸軍作戰。
在蘇軍的強大攻勢面前,關東軍節節後退。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如果有人要說蘇聯軍隊人數太多,但是,日本的關東軍在東北也是有上百萬個人數的,且,關東軍不是日軍的精英部隊嗎,平時在中國牛叉轟轟的,這陣怎麼這麼衰?為啥不反擊蘇軍呢?築壘十幾年,累死瞭那麼多中國老百姓,不賠死一戰對得起這些老百姓為你們修的碉堡嗎?

現在一起來看看日本關東軍與蘇亮雙方的軍事力量;

蘇聯:150多萬軍隊、2.6萬多門大炮、5500輛坦克、5000架飛機;
日本:上百萬軍隊,1800架飛機,1200輛坦克,5400門大炮;

雖然,蘇聯在總兵力遠遠超過日本關東軍。但是,雙方的兵力又不是相差十萬八千裡,日本面對蘇聯卻像條落水狗一樣連做到有秩序的撤退都不行,更別說反攻蘇軍瞭。這就有點說不過去瞭吧。而針對這方面相關的專傢做出瞭如下的解答。
其一,蘇軍在裝甲車和坦克方面占有優勢,而日軍的技術裝備相對落後,陸軍裝備實力遠遜於蘇軍。蘇聯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先進,數量龐大,品種齊全。

其二,蘇軍最終掌握瞭戰場制空權,影響瞭諾門罕戰役的結局。

戰役初期,雙方航空兵實力大體相當,蘇軍飛機數量略占優勢,一線配置作戰飛機250架(戰鬥機150架、轟炸機100架);日軍作戰飛機150架,由於已在中國戰場作戰兩年,侵略經驗豐富,特別是在6月27日偷襲轟炸塔木斯克機場(蒙古境內)的戰鬥中,擊毀擊傷近百架蘇軍戰機(日方資料稱124架),改變瞭空中力量對比。但蘇軍極為重視制空權的爭奪,蘇軍總參謀部很快調來最優秀的飛行員,並從內地轉到戰區大批新型伊—16戰機和海鷗式戰機。在激烈的爭奪制空權作戰中,蘇軍漸占上風。戰爭後期,蘇聯空軍不僅在戰場上實施近距離對地面的空中支援,而且轟炸瞭日軍腹地的將軍廟機場及後勤設施。由於損失瞭大量最有經驗的飛行員,日軍在空中已處弱勢,制空權易手。
其三,日本本土被美軍用導彈炸瞭,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知道自己肯定失敗瞭,士氣低落,投降保命。
其四,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節節敗退,關東軍的主力師團被抽調去阻擋美軍攻勢,其實關東軍的主力是被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消滅的,1945年雖然關東軍規模擴大瞭,但是原來的主力師團,有作戰經驗的部隊已經被美軍消滅殆盡,補充進來的部隊多是一些不具備作戰能力的二三線部隊,被蘇聯一打,就投降也就不奇怪瞭。
以上就是關於日本關東軍為何打不過蘇聯的原因,且,日軍被蘇聯打敗後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投降詔書。17日,蘇聯元帥、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向日軍發出通牒,要日軍放下武器,全部投降。18日,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向蘇軍投降。20日,關東軍開始向蘇軍繳械。至8月30日止,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的關東軍全部解除武裝,蘇軍對日作戰結束。
同時,日軍的投降意味著二戰的結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