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的時間地點結果以及影響分別是什麼?

2016-08-15 21:45:37

武王伐紂是屬於奴隸主階級,他們的鬥爭實質上是新興奴隸主反對腐朽奴隸主的鬥爭。那麼,你知道武王伐紂的時間、地點、結果以及影響都分別是什麼嗎?揭武王伐紂的時間地點結果以及影響。

武王伐紂的時間

武王伐紂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為主的聯軍起兵反商王帝辛,最終導致商王朝滅亡的一場戰爭。《淮南子.兵略訓》記載: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根據公元1910年哈雷彗星的出現和回歸地球的周期時間,逆推40次回歸過近日點,發現在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正好回歸地球,其天象恰好與《淮南子兵略訓》記載符合。

武王伐紂的地點

武王伐紂的地點是在牧野,現今是甘肅、山西南部,關中平原一帶。

武王伐紂的結果

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卻幾乎拖垮瞭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紂王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奇兵突襲,於牧野一戰功成,而這時商王的大軍遠在東南,無力援手,牧野之戰的商軍,並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
所以武王伐紂其結果是周武王姬發馳擊帝辛的軍隊,帝辛的軍隊潰不成軍,背叛帝辛。帝辛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臺,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殷商滅亡。

武王伐紂的影響

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瞭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瞭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辟瞭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