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46:10
白馬之禍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戰爭,是朱溫誅殺朝官的一次事件。這次事件在朱溫的帶領下,殺死瞭眾多大臣,大約三十餘人,他們死後被丟進河裡。這些戰亂兵變都在加速瞭唐朝的滅亡。這起事件兩年後,朱溫廢除瞭唐哀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
白馬之禍的歷史背
朱溫打敗李克用後。在篡唐的路上,已經不必再擔心李克用與他角逐瞭。唐昭宗又封朱溫為宣武、宣義、天平、護國(河中)四鎮節度使。於是,自蒲、陜東到海濱,南起淮水直到黃河諸鎮都為朱溫所有。
當時鳳翔、昭義節度使李茂貞也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
朱溫於天復三年(902年)引兵入關,並打敗瞭李茂貞,搶到唐昭宗,遷都至洛陽。隨後又在天佑元年(904年)秘密刺殺瞭唐昭宗。立昭宣帝,又稱哀帝,並且控制瞭唐朝政權。自此後,唐室衰微,朝臣官僚僅僅備員而已。同時,一些舊臣百官見所倚之主倍受凌辱,因而陰私悲憤之志,又對那些新發跡的官僚看不起。朱溫為瞭打擊舊日的高門望族,掃清妨礙他篡唐稱帝的社會勢力,一方面培養自己的心腹,一方面也想清除朝內舊臣。
永為濁流
李振在“咸通”(860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年間屢次不第,由是痛恨士大夫,對朱溫說:“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朱溫笑而從之。
殺盡臣子
天佑二年(905年)二月,朱溫指使蔣玄暉縊殺瞭唐昭宗諸王子,投屍池中。
天佑二年(905年)六月,朱溫在親信李振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一夕盡殺左仆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仆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之禍”。
白馬之禍後,唐朝政府的勢力基本被掃除。唐哀帝以朱溫為相國,總百揆。以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天雄、武順、佑國、河陽、義武、昭義、保義、戎昭、武定、泰寧、平盧、忠武、匡國、鎮國、武寧、荊南等21道69州為魏國,進封朱溫為魏王,加九錫。
兩年以後的天佑四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朱溫也成為瞭梁太祖,唐朝正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