繻葛之戰時發生在周桓十三年間的戰爭,按公元紀念來算大約在公元前707年,是鄭國在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大敗周室聯軍的一次反擊作戰。那麼,繻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呢?揭公元前繻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鄭國是西周末至戰國初重要諸侯國之一,姬姓,伯爵。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是為鄭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陜西省鳳翔一帶,後遷到今陜西省華縣一帶,周平王東遷時的鄭國已經遷至今河南新鄭一帶。
繻葛之戰的背景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死周幽王和鄭桓公,繼位的鄭武公保護周平王東遷,並借機滅掉東虢國、鄶國、胡國,把鄭國遷至河、洛、濟、潁之間的新鄭。
周平王在位時,就對鄭莊公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想要把他的權利給虢公忌父,鄭莊公得知後怨恨周平王。為瞭緩和雙方矛盾,發生瞭“周鄭交質”事件,即周平王的兒子姬狐與鄭莊公的兒子公子忽互換作為人質。
東周初期,諸侯國崛起,不聽從周天子之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對鄭莊公實行強硬政策,削弱其對王室的控制,免去其卿士之職,鄭莊公也不再朝見周王。
那麼,繻葛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繼位後,想要將朝政大權交予虢公林父,鄭莊公得知後,派兵割瞭周王室溫地(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的禾稻,致使周、鄭矛盾更加尖銳。
鄭國在鄭莊公即位後開始逐漸強盛,周天子企圖分解鄭莊公權利,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周桓王任命虢公林父為右卿士,以分鄭莊公之權。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鄭莊公左卿士職務,鄭莊公不滿遂拒絕朝覲周桓王。同年秋,周桓王為維護王室尊嚴,親率王師並征調陳國、蔡國、衛國三國之軍聯合進攻鄭國,鄭莊公則率軍迎戰周聯軍於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兩軍戰於襦葛,周王的軍隊大敗。周桓王被射中肩膀。繻葛之戰中鄭國擊敗周、虢、衛、蔡、陳聯軍,前719年又擊敗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使得鄭國成為當時最強盛的諸侯國,史稱“鄭莊公小霸”。
繻葛之戰使周天子的威嚴一落千丈,戰後周王室開始衰弱,諸侯國勢力大增,競相爭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