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閱讀】學駕隨想

2016-08-15 22:50:54

我抬起頭,試著看遠方,看到一輛輛奔馳而來的車,眼覺得花瞭。加上沒有註意車前的一條坑,猛地一顛,便熄瞭火。車熄瞭火,師傅的火自然上來瞭。他不再提建黨的事,狠狠地說:你這眼光該看多遠?看到天邊,不顧眼前,這理不通嘛!

那該看多遠?我一臉委屈地問。

前方二十米,餘光看五米。師傅居然說得十分的具體。

雖然二十米與五米之間很難把握得精確,但我試瞭試,挺不錯。車開直瞭,而且心裡也有底兒瞭。

挨瞭批令人不快,但師傅挺有睿智的話令人深思,使人頓悟。這開車看路的道理與在人生之路上攀援的道理何嘗不是相似?若是你總盯著眼前,沒有長遠的目標,這會使你不斷地走彎路,更可怕的是看不到潛在的危險、迷失方向。反之,若是你好高騖遠,以致於全然不顧眼前,這難免會使你帶著五光十色的夢幻,茫然栽進現實的溝壑之中。

人的眼光要看多遠?答案是:二十米。看著二十米外的目標,用你的餘光留心眼前的五米(當然還得偶爾掃一眼後視鏡),你可以將全局瞭然於胸,在沉著與自信中駛向成功。

三、贊揚的話該說多少

看慣瞭物質獎勵或是行政表揚,我內心一直覺得口頭的贊賞價值有限,而且也認為自己早過瞭喜歡誇獎的歲數。然而,自從開始學車,我們也就開始瞭看師傅冷臉的日子,開始覺得“被表揚”的珍貴。

我們的師傅算是個文化人,喜歡讀書看報,不像有些教練嘴裡滿是粗話。但他的“職業病”仍然很明顯:一是愛拉著臉,用冷眼批評我們的一次次洋相。二是愛嘮叨,為一點小事說個沒完沒瞭,而且還引經據典地拾掇人。真是“不怕動作難,就怕教練煩”!十幾天開下來,大傢覺得彼此都有不少進步,談起來多少有點沾沾自喜。這時師傅在一邊冷冷一笑:哼哼,像這樣學下去,想考試過關差遠吶,門兒沒有!說得大傢滿頭的喪氣。

我的樁考的水平一直在同門師兄弟中最差,師傅每次看我將標桿撞得東倒西歪的時候,都會極不耐煩地訓幾句。由於擔心挨訓,每次練樁我都會十分緊張——除非師傅休息去瞭。隻要他在,我眼睛的餘光裡看到的不是標桿與邊線,而是他拉長瞭的黑臉。

然而有一天中午,我因為推不掉應酬而稍喝瞭點白酒。下午訓練時,恰好臨時換瞭一個樁場,幾位師兄弟頓感不適應,紛紛“落馬”,師傅的臉“唰”地拉得像連褲襪般。輪到我上場瞭,出乎意料的是,我帶著三分酒意,憑著感覺,居然兩輪全過!師傅露出瞭極罕見的笑容,對大傢道:今天他發揮得最好!他平時訓練得認真,就不怕換場地!聽到瞭表揚,我仿佛一下子找回瞭自我。說實在的,我數年來第一次發現,我依然像小學生一樣喜歡得到認可,得到欣賞。打那以後,我的樁考水平一直很穩定,最後正式考試時,也是一把過關。

反思十幾年的教師生涯時,我發現自己過於吝嗇表揚。表揚似乎是一枚糖果,隻有成績一直拔尖的或是有明顯進步的學生才能偶爾得到。批評倒像是一把利劍,永遠高懸在學生們的頭上,而且批評的理由總是太多——你驕傲自滿、你不思進取、你悟性太差……其實,當我們再做一次學生時,常常會發現這些批語過於武斷,過於尖刻,被太多地濫用。就在這種不成比例的褒貶之間,有多少學生的信心與自尊心被碾磨得粉碎!其實,真正的名師往往是嚴格與親善的完美統一:他們既對學問一絲不拘,又能為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近遠期目標,並為學生點滴的成就而喝彩,會欣賞學生才會當好教師。真正的教育應當是不斷肯定、不斷激勵的教育。

在課上課外(甚至在各個行業中),贊揚的話要說多少?我想隻要是真誠的,那就越多越好。在得到欣賞的教育中學生是幸福的,隻有學生幸福,教師才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