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部經典電影的24句話的24個哲理

2016-08-15 23:00:20

原文:24部經典電影的24句話和24個哲理

作者:lzhi

很 久以前,在聖城麥加,有一個富商的仆人上街買菜,結果就在人群中,看見瞭死神對他露齒而笑。他嚇得連菜都不買瞭,回去向主人請求幫助。好心的主人 借瞭他一 匹快馬,讓他去麥地那城暫避一時。隨後,主人自己上街買菜,又在人群中看見瞭死神。主人上前質問,你為什麼要對我傢仆人那樣險惡地笑,莫非你要不利於他 嗎?死神的表情非常無辜,他說當時我不過是覺得奇怪,明明今天晚上我要在麥地那城帶走他的,他怎麼此刻還在麥加逗留呢?

這是我在多年前 從一本電影雜志上看到的故事,摘錄自一部古老而蒼白的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宿命的故事,故事如同繩索一樣縛在生命的掙紮與渴望之 上,而隱身其中的神秘與虛無卻足夠走出電影院的人在盛夏的天氣裡冒出一身冷汗……在別人的故事裡忽有所領悟,這,也許就是電影的魔力。

1. 什麼是權力?當一個人犯瞭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瞭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於是赦免瞭他。這就叫 權 力。——《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 太人投資,再雇傭廉價的猶太人 做工,在這讓充滿瞭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瞭一筆 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 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幸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瞭一枚戒指,並在上 面刻瞭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瞭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 命……”

2. 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去死! 人總是要做點什麼的…… ——《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個關於囚徒的故事。因為被誣告謀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輕的銀行傢安迪被法庭宣判終生監禁,在壁壘森嚴中,對自由的渴望時時刻刻磨礪著他 的意志。“希望是人類最美好的擁有,隻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安迪很認真地對幾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換來瑞的沉默,過瞭片刻,瑞才緩慢地 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後,瑞沒有再抬頭看安迪一眼,他離開瞭飯桌,安迪則靜靜地目送他離開。鏡頭上搖,看見鐵窗外令人神往的天 空……安迪始終沒有放棄用自我救贖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傢園,他似乎始終在自由信念的引導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高墻內,用自己的意志進行著艱苦的抗爭,於是,他 用瞭19年的時間,挖開瞭一條常人幾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糞坑中匍匐前進,魔鬼的黑暗與上帝的光芒如同壓在一層薄紙的兩端,而安迪知道, 他所向往的海水與天空已經近在咫尺,他終於用自己對黑暗制度的背叛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締造瞭一個現代的神話。

3.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 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詩式電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榮譽與恐懼的英國文學名著,從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銀幕。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一名即將 新婚的貴族軍官哈利在接到開赴北非的命名後,懷著莫名的恐懼在出征前的一晚決定退役。這一舉動在民族主義高漲的英國上流社會掀起巨大波瀾。他的未婚妻和三 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著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別象征著“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種價值被臨陣退逃者拋棄。哈利四處流浪之後決定獨自前往北非,他化裝為阿拉伯人,在沙漠戰役中經歷磨難,克服恐懼,最終將他淪陷敵手 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職業軍人的命運與個人的榮辱形成瞭鮮明的比照,它讓人們驚訝地發現,剝離英雄尊貴的外衣,裸露與陽光下的竟然也隻是一顆世俗 的心。

4. 星星在哪裡都很亮的,就看你有沒有抬頭去看它們。 ——《玻璃樽》

浪漫的故事似乎總是那樣的透明。漂亮的姑娘阿不從小便生活在臺灣的一個小漁村中,阿不從小到大腦子中總是充滿著幻想,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自己心中的白 馬王子並永遠生活在一起。一天在海邊散步的阿不突然發現瞭一個被海浪卷到海灘上的玻璃樽。好奇的阿不撿起瞭這個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玻璃樽,樽中有一張寫著 “我很寂寞,你呢?”的紙條,在紙條的下面還留著發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阿不認定這就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寫給她的,她毅然決定孤身一人前往大海對岸的香港尋 找她的白馬王子……影片讓一種希望貫穿著始終,那是一種帶著感恩而生活的心才能發現的美。就像羅丹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