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00:20
他們尋找著他們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鈔票去咒罵周遭的一切,你也說不清他們是睡著的,還是醒著的,“土豆”說:“時裝在變,音樂在變,迷幻藥在變, 一切都在變。”
馬克終於“醒悟”,在出賣朋友後,大笑著撲入那個他曾經鄙視的世界。這也許隻是一個開始,也許是一次結束,但影片早就已經告訴我們:當馬克鉆進那個骯 臟的抽水馬桶,一個新的世界就已經誕生瞭。
10. 這世上隻有兩種人:騙人的和被騙的 ——《不夜城》
劉健一是這夜色裡,霓虹燈下最悲情的背影。你看不到他的臉,隻能看到他腦後垂下的馬尾,和他那身筆挺的皮衣,那拖在歌舞伎町街頭上長長的影子。作為一 個黑社會,他似乎註定瞭要孤獨的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中日混血的身份讓他不能被兩個族群所接受,他隻能如獨狼般在命運的交叉線上遊蕩。
夏美的出現讓建一冷漠的個性有瞭些許的轉變,兩個人似乎終於在冷漠的空氣裡找到瞭可以溫暖身體的理由,但殘酷的宿命卻早就註定瞭要把他們狠狠的玩弄! 在那忽明忽暗的歌舞伎町,“自己就像一隻蝙蝠,沒有感覺,四處亂撞。”劉健一這樣說。
在這片茫茫如沙漠般空虛的城,他註定是一個不被祝福的生命,他是一顆淒淒冷冷的孤星,他是一棵不能停留飛鳥的仙人掌。
11. 從前有個人對 我說,別要任何附屬品,在你的生命中,不應該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內拋棄的東西。 ——《盜火線》
警察與賊天生就是一對冤傢,而他就是一個警察,他就是一個賊。他說:我不能任由你們縱橫霸道我終將為你們送葬。他說:我一定等到最後。
兩個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溫暖的。
他們註定要在這個傷心的城市裡展開追逐的遊戲,天生註定他們就背負瞭不同的使命,這讓他們隻能各走各的,然後決一死戰。
電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變成誘餌,當基斯看見閣樓妻子,他的愛人卻含著淚擺瞭擺手讓他趕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種放不下的神情讓人過目難 忘。
有 一種男人,寧可忍耐野火把心燒焦,也不會讓火星濺到情人的發梢。
有一種男人,心裡藏著一個重洋,流出來,卻隻有兩顆淚珠!
12. 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 ——《愛瑪》
根據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愛瑪》是英國與美國1996年聯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愛瑪·伍德豪斯這一漂亮、聰明、性格開朗的年輕女子為主角並充作穿線人物,通過諸多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關系,向觀眾闡述瞭兩個觀點:
其一,婚姻應該建立在感情基礎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須門當戶對。
但什麼是愛情呢?在一部瑞典電影中,有兩個男人互相談論女人,A對B說:別傻瞭,她們根本不需要愛,她們需要的隻是重視,獨一無二的重視。大仲馬曾 說,其實世界本沒有快樂與痛苦的區別,有的隻是一種狀態和另一種狀態的比較!死去的人不會欺騙我們。
13. 牽著你的手,就像左手牽右手。 ——馮小剛《一聲嘆息》
“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沒賊膽,等有瞭賊心和賊膽,賊又沒瞭。”這部關於婚外情的電影是這樣闡述那種有點小錢的中年男人自己的價值觀念的。“我對你和女兒 的是另一種感情,晚上睡覺的時候摸著你的手,就象摸自己的手,但要是鋸掉你們的手,就象鋸自己一樣,疼。…….我是愛她的。你們是兩種不同的愛,誰也不可 以代替誰….”
當這個中年男人最後終於踉踉蹌蹌的回到傢中,一切亦如片子開場的引子說得那樣“有時候開場上演的明明是一部喜劇卻以悲劇收場,隻是無論上演的是喜劇還 是悲劇或是鬧劇,最後也隻有一聲嘆息,用駐心底。”
14. 自由就是這麼來的,可奴隸也是這麼來的。 ——《勇敢的心》
事實證明,人民的自由並不是靠法學傢們精心編纂的字眼或者君主們大發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對於無產者來說,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勇敢的 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繪瞭壓迫與自由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對抗,這種對抗大多是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他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結構的矛盾。
對於一個努力來說,自由的含義也許僅僅意味著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撻,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華萊士其實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天賦人權”, 哪怕流幹鮮血。
這種精神令人敬畏。但時代的先行者們往往隻能用眼睛洞穿那幾百年後的變遷,因為醒來得太早,他們大多 鬱鬱而不得志。在教條主義盛行的中世紀 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發現地球是圓的。威廉?華萊士追求的意義就在於,雖然註定失敗,但畢竟觸痛瞭那根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