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學習”和“真學習”

2016-08-15 23:05:33

做瞭幾年的IT教育工作,天天看著學生們在學習,有的真在學,有的學的方法很有問題,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就更需要新的學習方式瞭。

什麼叫做“假學習”?

一、QQ群

一天上班開始看QQ群,聊到下班。裡面爭論的火熱。美其名曰在學習,實際上你什麼都沒學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爭論百變,不如看則帖子。

因為你在QQ群裡爭論的都是你會的東西(不會的東西,你也不會爭論)。所以你永遠學不到新的東西。不如看看看一則你能學到的貼子。

二、看書

買一堆書,有空看看。看書,這是典型的假學習。看書看不懂還在看,就是假學習,欺騙自己,安慰自己正在學習而已。專業書都寫得很好,但大都是寫給已經懂的人看的。看書的最大作用就是證明自己看書是學不到東西的,然後隻有尋找其他途徑。

建議:把書合上,想一想,你想學的東西東西到底是要幹什麼用的,要掌握到什麼程度才夠用。實在不行,快速看完,也好過慢慢磨著看完,當你覺得什麼時候去看,可以看懂瞭再去看,還是那句話,不是不看,看的時機對不對而已。

三、聽課

聽課,記筆記。很常見的假學習,聽課聽不懂,要聽來幹甚,難道就是為瞭聽課而聽課。真正的課程是要用來發現疑問,表達疑問,表達理解的,而不是用來聽的。 別人講的內容很細致,而且都是對的,可以說是經驗的精華,但是別人無法代替你大腦的運轉過程,無法代替你大腦邏輯的形成的過程,聽得越多學得越慢,IP地 址怎麼配還不清楚,就在聽OSPF的內容有用嗎?聽課的最大作用就是證明聽課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然後尋找其他的途徑。

建議:大概可以這麼說,你如果在聽課前沒有帶著足夠多的問題,去聽基本沒什麼意義,先有框架出來再說,講的人可以給你總結、點撥的作用,加深理解。起碼要把聽課的內容先自己動手操作過1-2遍。

四、實驗

單純敲實驗,和打字是沒什麼區別的,操作手冊可以告訴我們結果和機理,敲1遍隻是練習瞭命令輸入,隻有第2遍,才會有一些思考。敲實驗最大的作用,就是證明,敲完瞭還是不懂,所以必須尋找其他的途徑。

建議:做到不看操作指南,能總結出全部配置步驟和調試步驟。而且能夠自己設計擴展實驗調試內容。

什麼叫做“真學習”?

一、看貼

每個帖子可能都是經過很多時間研究的心得,寫得再好,隻看的話,也還不是自己寫的。看貼不回帖,隻懂頂,都是假學習。

建議:隻有自己寫貼,寫不出來,才發現思路不夠嚴謹;寫得不好,才會發現理解得不夠透徹。看貼要發別自己的心得,參與討論。

二、攻擊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懂什麼,“什麼都不懂”,好,你懂不懂IP地址怎麼寫嗎?OK,寫出來,請問“為什麼要用IP地址?”。連自己懂什麼都不知道,知道哪些是真正要懂的。

三、思考

收到一個報文後,怎麼解封裝?發送一個報文,如何封裝?記住一堆概念是沒有用的,你必須把數字的信息轉換成抽象的信息存儲在大腦裡,並且邏輯和系統同步,不斷訓練思考才能做到。

四、忘卻

真正學會瞭,就可以開始忘卻瞭,任何一個問題,你都可以不懂。專傢回答問題時,經常會說:“這個問題我沒遇到過、這個問題我不清楚、這個問題我不懂。”, 但是後面半句話,專傢從來不說出來,“隻要我想去瞭解和解決,隻需要5-10分鐘就能找到答案。” ,專傢的大腦裡隻保存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細節,可以迅速解決任何問題,問問題的人,隻記住很多具體的解決方法,超出這個范圍就不會瞭。
學習一個東西,分2個步驟,1、學懂 2、忘記。真正的忘卻不是因為記憶的衰退,而是放下來,問題本身已經完全被粉碎於無形之中。

五、表達

自認為學會瞭不是真正的學會,真正的學會,在於能夠講出來,使一個初學者也能夠聽得明白,才能算是學會瞭,不會表達,永遠學不會。懂瞭,卻舉不出例子來,怎麼能夠叫做懂瞭呢?

我,最熱衷也最希望學生們把表達這一塊提高上來,所以無論學校的學習還是在外面學習,有表達的機會都是你鍛煉的機會,提前做好準備,剛開始站臺上會緊張,在學校一次次丟臉並不可怕,最怕就是走上工作崗位,出瞭社會去丟臉。所以,要做一個真學習的人。

閱讀.P.S:原文出處不詳。這裡的“假學習”比較有意思,應該會有爭議;“真學習”卻是相當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