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關於創造積極人生的7條格言

2016-08-15 23:14:25

感謝:羽中.推薦的這篇他翻譯的文章
原文:畢加索關於創造積極人生的7條格言

“藝術傢就像是個裝滿情感的容器,這些情感可能來自天空,來自大地,來自一片紙屑,一抹人影,甚至是一張蜘蛛網。”

“有的畫傢把太陽畫成黃點,有的畫傢則把黃點化為太陽。”

巴博羅•畢加索是一位西班牙畫傢,雕刻傢,一位在很多創造性的領域都有所造詣的人。 他或許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負盛名的藝術傢。
關於人生,畢加索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格言。這裡是我最喜歡的7條。

1. 你必須相信自己能行。

“你覺得行就行,你覺得不行就不行——這是條不可改變的定律,無可置疑的法則。”

這句話非常好,因為它並沒有簡單的告訴你“相信自己吧!”,它告訴你為什麼在做事時需要信任自己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當你習慣死板的看待一切時,不容易意識到你的信念正在如何左右自己的行動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當你認為我能行,而不是不行的時候,對很多事情的感覺就會發生變化,包括對自己的感覺。不換個角度思考就很難找到勇氣、動力、激情和其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還 有那種對自我實現的預信感。如果你覺得自己會失敗,就很可能裹足不前甚至作繭自縛瞭(有時是無意識的)。但如果你覺得自己能行,你不會再發牢騷抱怨,而會 去專註投入的尋找解決方法。而當你對事情保持高度敏覺時,解決方法和機會往往就會紛紛湧現。如果沒有這種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對正確事情的專註,你就很可能 找不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方法和策略。

2. 挑戰極限。

“我總是去嘗試那些我不會的事,這樣我才能學習如何‘會’。”

挑戰自己讓自己全力以赴對於成長來說十分必要。挑戰的越多,你的成長也就越快。
但是這很可能讓你感到畏懼。最好建議就是,當你確實還無法做到某事時,一定要充分面對現實。這能大大減少那種讓你退縮的消極情緒。當這種情緒被驅出身心時,你的註意力便會更容易集中,會感受到積極向上感覺,你的表現仍然會很出色,一定會學到你決心要學的東西。

關於這點還可以參考《回歸現實的8種方法》。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就是:專註於你面前的東西,體會那些現實人士的感受(我經常聽Eckhart Tolle[1]的演講CD),並且集中註意力在自己呼吸上。

3. 不要為所謂的靈感或恰當時機而等待。

“靈感的確存在,但是它必須在我們行動時才會出現。”

靈感也許會在串門過戶間飄然而至。但是如果你做事時總是期待這些,工作就容易變的毫無章法,質量和數量時高時低,而且會讓你浪費很多等待的時間。

我覺得最好聽從畢加索的建議——馬上開始行動。剛開始也許會有點糟糕,你可能做的舉步維艱。但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靈感開始跟上瞭。這時一切都開始變的容易,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會得到很大提高。

如果你哪天感到靈感大發,那當然不錯,趕快用它。但是不要把自己隻是局限在靈感大發或時機正好的那一刻。立刻行動,你就會發現隨後的大部分時間裡你的靈感會一路相隨。盡管完成你想要做的事,不要顧忌所謂的最佳時機。

4. 行動。

“隻有死後也做不完的事才應該拖到明天。”

“行動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我知道,如果你已經閱讀本博客有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行動”這個詞在很多文章中都被提及。那是因為,正如畢加索所說——行動是一切的基石。沒有行動,再多的幫助和建議都沒有意義。這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一環,卻常被我們忘卻或回避。
行動讓很多人感到畏懼。它會讓人感到很難,或者你還覺得現在不是適當的時機。但養成一個不斷行動的習慣會讓你變得完全不同。看一看這篇文章《培養行動力的9個方法》。其中我最喜愛的一條和挑戰極限裡說到的一樣:直面現實,讓自己不再抵制行動。

5. 問正確的問題。

“別人看到已存在的事實,問為什麼;我看到不存在的可能,問為什麼不。”

人們常問自己錯誤的問題。回答這些問題總會讓你更加確信自己是愚蠢、錯誤的,未來充滿限制,而你對此無能為力。這些問題不會讓你振作,隻會讓你消沉下去。
所以還是問自己一些振奮的問題吧:

當你感到受挫時不妨問自己:這件事中有哪些好的方面?我能從中學到什麼?——總有些你能學到的東西會讓你在下次遇到同樣問題時變得積極起來。與他人交流溝通時這樣問自己:我怎樣能給這種交流帶來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善解人意,樂於幫助,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讓人快樂、激動等等) 在各種情況下你都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此時此刻,有什麼很棒的地方?這會讓你心生感激,是一種能快速令情緒和思維變得積極、豐富起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