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超常兒童的結局

2016-08-15 23:17:42

如果傢中有位超級天才,應該是件很幸運的事吧!且慢,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和良好的社會磨煉,有可能超級天才會變成一個悲劇。

來自:登天的感覺
作者:嶽曉東
原文:三國超常兒童盤點

三國亂世,群雄割據,在每一個割據勢力的背後,都有一批突出的謀臣武將。他們或用兵如神勢如破竹,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其中不少人亦年少有名,可謂英雄出少年,堪當亂世的早慧兒童。但是超常的智慧和過早的成名,究竟給亂世的他們帶來瞭怎麼樣的人生?

什麼是超常兒童

在我國古代,那些才智出眾、少年得志的兒童稱為“神童”,認為這種超凡脫俗的才智一定是來自 天神的賞賜。二十世紀初,心理測驗運動興起,美國心理學傢L.M.特曼提出以智商(IQ)作為定義“天才”兒童的標準,並首創用智力測驗來鑒別和研究天才 兒童。在西方國傢,智商130以上者被認為屬於超常兒童。美國心理學傢加德納(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又描述瞭八種智能,即言語—語言智能,音樂 —節奏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

一般說來,超常兒童均具備下列特點:1)求知欲、好奇心強烈;2)知覺敏銳、觀察力強;3) 註意力集中、記憶力強,保持長久;4)想象力豐富,聯想能力強;5)思維敏捷、深刻,有獨創性;6)邏輯思維強,善於比較分析各種關系,抓住關鍵;7)語 言表達能力高,條理清楚;8)有著強烈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超常兒童的出現,是先天因素和後天教育培養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超常兒童往往具有先天的潛能,有 較好的遺傳素質,且結合適當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早期教育,使得自身潛能得到瞭充分的發揮。

那麼,誰是三國時期的超常兒童呢?他們的命運又是如何的呢?

1.曹沖稱象

曹沖(196—208,字倉舒)是曹操的兒子之一,雖是小妾所生,卻自小生性聰慧,五、六歲 時候的智力就和成人相仿,典故《曹沖稱象》便是最好的證明。據《三國志》記載,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便問群臣如何加以測量,沒人 能想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不料曹沖說:“隻要把大象牽到船上,刻錄船舷齊水面的地方,然後牽出大象,再以石塊填船,等到船沉到與刻痕齊平的位置,稱石頭的總 重即可。”曹操聽瞭,非常高興,即刻差人稱象,果然得知瞭其準確重量。“曹沖稱象”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想來,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那時還沒進入中土吧)。

曹沖不僅思維靈活,更是以智慧救護弱小。一次,曹操放在倉庫的馬鞍被老鼠咬壞,守衛倉庫的官 吏以為必死無疑。結果曹沖巧施妙計,將自己的衣服剪得如同被老鼠咬破的樣子,然後表現的面有難色。曹操就問之為何,曹沖回答:“世人認為衣服被老鼠咬破是 不吉利的事,現在我的衣服也被咬瞭,所以發愁。”曹操安慰曹沖說“此乃妄言”。不久曹操聽說瞭馬鞍被咬的事,想到曹沖之前的事,就一笑瞭之,並未追究。

曹沖的驚人天賦和仁愛之心,都深得曹操的喜愛。甚至欲立曹沖為其繼承人。可惜曹沖年少去世,曹操傷心至極。當他看到曹丕傷心落淚時便直言:“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後又聘甄氏之亡女與之合葬,謚號鄧哀王。

2.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字文舉,)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後漢書·本傳》稱孔融 “幼有異才”。《融傢傳》記載,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歲時,每次兄弟們一起食梨,哥哥們都拿大的,他卻總是揀小的。傢中大人問他緣故,他回答 說:“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誇贊,《三字經》更贊譽“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此外《融別傳》還記載,時年十歲的孔融想見河南尹李膺,但李膺“不妄接賓客”,李府守門者 說:“我是李君通傢子弟,請通報。”李膺請他進來後問他道:“高明祖、父與仆有恩舊乎?”孔融答道:“然。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 與君累世通傢。”在座的人聽瞭無不驚嘆,他小小年紀竟如此聰慧,是個“異童”。之後孔融為父守喪,好學勤讀,博涉闊覽,十六歲的孔融因為私藏張儉,與其兄 孔褒一同被捕入獄,二人爭死,孔融由此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