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使人成就偉大

2016-08-16 23:46:19

反饋是至關緊要的,在生意上獲得反饋應該是容易獲得的。但是,許多人並不尋求反饋,他們僅僅在等待反饋,有一半的人是希望最好沒有反饋回來的。高盛公司的領導力培訓主管Steve Kerr說“在你做一件事時,假如你不知道自己可以達到怎樣的成功水平,有兩件事會發生:其一,你不會做得更好,其二,你不再關心結果。”在一些公司,像GE,經常的反饋是一種公司文化。假如你不能幸運地獲得反饋,那麼你就積極地尋找反饋吧。(閱讀PS:最近高盛和GE的日子都不好過,那我們是不是要懷疑即使這樣做也會出問題呢?還是另有原因?)

在整個過程中,你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所謂的“你的商業的精神模式”——指出怎樣的因素適合集合在一起以及它們相互之間如何發生作用。你關註得越多,你的精神模式就越得到加強,你在商業上的表現也變得更加好。Andy Grove(Intel 的創始人)能夠把整個世界正在改變的技術產業的模式保持在他的頭腦中,以使Intel適應這種變化的需要。Microsoft’s 的創始人Bill Gates有同樣的習慣:他能夠看到PC的最終變化,因此他讓每一個人的書桌上都有一臺電腦的目標,也就創造瞭一個大得難以想象的市場。同樣地,John D. Rockefeller當工業化正在改變世界時,石油作為一個新產業,他看得相當長遠。Napoleon可能是最偉大的一個,他不僅能夠把廣泛的沖突的因 素納入自己的腦袋中,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當這些因素發生他所不希望的變化時,他還能夠極快做出反映。所有這些,都得益於平常眾多的精細訓練——隻有經常 地這樣做,精細訓練才能在建立起有效的思維模式中發揮作用,否則,隻是偶然地這麼做,也是毫無益處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已經足夠辛苦,無須使它更加艱苦。那些額外增加的步驟是如此的困難和痛苦,以至於他們幾乎不能做到。但是,這是成就偉大的必經途徑。 假如成就偉大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偉大就不稀罕。現在我們討論偉大的另一個問題,即當專傢們懂得,極大量的行為努力和精細訓練可以成就偉大時,對於這些可以成就偉大的行為是如何產生?專傢們卻知道得很少。其中的一個研究人員總結到“我們仍然不知道哪些因素鼓勵個體從事精細訓練。” 正如Michigan大學商業學校教授Noel Tichy 在對管理人員進行瞭30年的研究後,他說“一些人會比另外一些人更加積極主動,但是,我不能回答為什麼會這樣。”現實是,我 們對一些自然地賦予的天分沒有 足夠的把握,這一天分隱藏這樣一個假設——我們能夠做到我們所希望做到的(假如我們足夠努力的話)。奇怪地,這個想法並不普遍。相反,人們沉溺於另外一個 假設——如果人們發現他們內在的才能,他們將會達到名譽與富裕的彼岸。但是,這個觀點的條件被忽略瞭,因為在成功路上,人們必然會碰到無法回避的種種困 難,在經受困難考驗的過程中,人們會認為自己並沒有擁有天賦,於是就放棄瞭努力。

或許,我們不能期望大多數人都成就偉大。那是不現實的。但是,令人欣喜的消息是:偉大不是為少數人而預定的,你,乃至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就偉大。

來自:人月神話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