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25:41
"之前是拒絕,可現在不同,你們的宣傳做這麼大,氣勢那麼足,和政策宣傳剛好契合,所以就臨時采購。"主管的目光裡甚至還帶著點憐憫,"你還不懂麼?整個計劃,就是林叢做的,這個采購計劃,也是林叢一個人完成的。"
聽著主管特意將"一個人完成"幾個字咬的特別重,王小峰徹底明白瞭。
他們被涮瞭,被林叢徹底給涮瞭。
就在林叢對他們慷慨激昂發表演講的時候,其實已經定下瞭利用他們的計劃。林叢讓他們簽字附議免費器械的申請,一方面是讓他們這些人放棄項目提成以便未來他可以獨占功勞;而另一方面則是給總公司施壓,讓他們知道這項目並不是容易完成的。
而王小峰他們五個人下鄉試用活動,則是整個計劃的戲肉。也是項目的轉折點。
林叢利用五個人被激發起來的善良,讓他們可以不計報酬地住在鄉下,竭力推銷保健器械。而林叢則帶著媒體到處追蹤新聞熱點,將公司的項目徹底炒大。
他很明白,政府部門的采購,追求的除瞭價格療效外,更重要的還是宣傳性和影響力,當這些保健器械的影響力覆蓋全國後,最後的采購就是順理成章瞭。
而當王小峰他們自以為免費提供計劃很快會批準時,林叢卻已經單槍匹馬地把整批產品都賣完瞭。
而且還留給總公司一個完成不可能任務的印象。
高明,實在是太高明瞭。
王小峰被真相徹底地震傻瞭,他知道自己再度掉入職場陷阱,但用瞭很久很久,他還是沒有想通,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王小峰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一開始,他就錯瞭。
進入這個項目組,王小峰是有目標的,那就是賣掉產品,完成項目,拿到提成。如果他圍繞著自己的目標去做,不管成敗,結局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他和同事經過林叢一番慷慨激昂後,卻完全忘記瞭自己本來的目標,反而將林叢的理想當做自我理想。
這就是被別人的理想俘虜,成為瞭他人價值觀的奴隸。
而這一點,比做不到單子更恐怖。
看本書的讀者裡,或許有很多正處於一個團隊一個公司裡,你們必然聽過老板如宣誓般發表自己的理想感言,一般都會把這叫做企業文化或者共同目標。
為瞭這個目標,你們可以無償加班,可以降薪,可以做很多本不願做的事情。
你們真的以為這是共同目標麼?錯瞭。
共同目標是以共同所有權為基礎的,當一個公司不屬於你們,而隻屬於老板私有時,何談共同目標?
相同道理,當一件事情做成後,隻有你上司有好處,隻有他可以升職加薪,而你依舊是籍籍無名的小人物,那又何談共同目標呢?
真正的共同目標,是基於共同所有權,並享有共同的利益。
我說這番話,或許會遭老板、團隊領袖們的恨,但毫無疑問,這是真話,以前從沒人說過的真話。
每個人都是需要理想的,這理想並非空話,而是要去實施。而真正的強者,是把自己的理想強加於人,而不是被別人的理想俘虜。
所以,各位,請凝思一下,你們現在究竟是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而是為別人的理想奮鬥。
如果是後者,那就需要重新規劃你的職場計劃瞭。
案例還在繼續:
經過"保健下鄉"計劃折磨後的王小峰,整日悶悶不樂,既不做新單子,又天天很晚回傢,整日不曉得在做什麼。
那天馮暉加班,準備回傢,路過王小峰辦公桌前說瞭句:"別想瞭,再想也沒用,你又不能吃瞭他。"
王小峰正一肚子委屈呢,立刻拉住馮暉:"你說做人怎麼可以這樣?"
"這不是他的錯,而是你的錯。"馮暉低頭看苦惱的王小峰,笑道,"當初你不答應幫他推計劃,不就沒今天的結果瞭麼?"
"我想做好事難道還錯瞭麼?"
馮暉嘆口氣,知道走不成瞭,幹脆坐下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我不同意。但就算你不為自己,也犯不著總給別人去奮鬥吧。"
"我是在幫看不起病的窮人啊,有錯麼?"王小峰委屈更甚。
"你這不是幫窮人。"馮暉卻連連搖頭,"你從自己口袋裡掏錢出來,捐給別人,那才叫幫窮人。而你們在做的是什麼?加入林叢的計劃,在林叢的指揮 下,想用公司的資源去送人。這叫幫窮人麼?不是,因為無論成功與否,唯一得利的人就是林叢,所以你幫的根本不是村裡的農民,而是林叢。既然林叢是最後得益 人,他選擇瞭個最大好處的結果,並沒錯,錯的反而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