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26:54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在閱讀的導航欄上多瞭一個頁面——閱讀音樂。
關於音樂,可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閱讀還是想嘗試一下建一個與眾不同的音樂列表,所以閱讀想邀請大傢推薦一首你最喜歡的音樂。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通過插件創建一個MP3播放器,就是whisper提到的這個flash mp3 player, 可能是因為我的主題不支持widget的緣故,我折騰瞭1天1夜,都沒有成功。我也試著想把主題修改為支持widget,又怕和其他的模塊發生沖突,就沒 有動手。我想到我的需求是:播放器除瞭應該具備音樂播放的控制功能外,播放器要能非常方便地把朋友們推薦的音樂加入到列表當中,如果能夠實時顯示歌詞,那 就更好瞭。後來在Gtalk上和showfom提到這件事,他說,為什麼不直接上top100定制一個。隻簡單的幾步,閱讀音樂的widget就定制完成瞭,她的靈活性比我想像的還要好。才驚訝於這個世界上我們認為很復雜的東西有人已經很簡單地把它實現瞭出來(這裡的簡單指的是我們使用者的簡單,而設計者一定通過很復雜的算法才通過)。
今天在MeetMuMu 看到他寫的這篇關於Google Wave的文章,說到瞭我的心坎裡,可惜現在Google Wave還隻在內測,自然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瞭!
這是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我是說,有太多工具可以供我們選擇和使用。選擇往往比使用更加困難。設計往往是為瞭用戶選擇的競爭。
有的在做加法,這是一種愚昧的做法。雖然做加法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能一個工具解決眾多的問題。但是,這樣的考慮也太簡單瞭吧。實際情況是,要麼非常臃腫,要麼每個功能都不好用瞭。
比如騰訊QQ。現在的QQ功能強大到有些超越瞭我的接受能力。我很期待有一個簡潔的QQ:即時通信、文件傳輸、視頻聊天,足矣。另外一個例子是瑞士軍刀。雖然它把很多工具的功能想法設法的集中起來瞭,但是我發現每種功能都變得很難用瞭。削蘋果變得沒有樂趣,剪紙成瞭一件痛苦的事情,開紅酒不知道怎麼使力。我寧可要個工具箱,因為我不想把一個挖瞭泥土的工具又拿去切橘子。有的在做減法,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好的設計就是去掉多餘的部分,仍不影響功能。不過顯然,減肥比加法難做多瞭。
一個例子是MacBook Pro。設計師Jonathan Ive說,“如果一個設計沒有必要的話,它一定不在那裡。”的確,MacBook Pro已經簡單到沒有觸摸板的單擊鍵,沒有容易發現的指示燈,沒有開合屏幕的按鈕。我想不到MacBook Pro除瞭鍵盤、LED屏幕這些還有什麼可以去掉。有的在重新定義運算,這是創意。我說的是Google Wave:
互聯網帶來瞭獲得浩瀚的信息的最佳途徑。web2.0時代,交流溝通的方式多到崩潰。的確,選擇是很頭痛的。我們已經妥協瞭,基本每種交流方式都在使用。上百封的Email,上千條的Tweets,數不清的Reader未讀,那是很花時間的。
Google Wave重新定義瞭交流的方式。Google Wave通過wave的形式傳遞信息,參與者可以撰寫、閱讀、編輯、回復感興趣的wave。不用擔心信息爆炸,搜索功能太好用瞭。
Google Wave是一個更加即時的IM。通過GW可以很方便的一對一或者多方進行即時交流。讓我抓狂的是,可以看到對方打字的過程。Google Wave是一個易用的Email。說它更加易用,是因為所有的操作都是圖標化,你基本不需要菜單。插入地圖,圖片,邀請其他人等也很方便。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你個對方的回復都在同一個wave裡,不再需要整理。Google Wave是一個自由的BBS。可以在任何一個位置加入你的回復,可以格式化的你的回復。不過,很遺憾的是,好像沒有發現簽名檔的功能。Google Wave是一個更強大的Twitter。每條tweet你可以設置是你的好友可以查看還是所有人都可以查看。他們也可以幫你邀請參與的人。Google Wave是一個更加人性化的Wiki。發一個public的wave作為詞條,所有的人都可以參與編輯。愉快的是,大傢可以在後面交流評論。對於錯誤的編輯,還可以通過playback退回查看這個wave之前的每一個狀態。……請記得Google Wave既不是IM、Email,也不是BBS、Twitter或者Wiki,它就是Google Wave。Google重新定義的能取代所有這些服務的全新產品。它和瑞士軍刀的區別是,它不是簡單的把所有的功能相加。Google Wave簡單瞭我們復雜的web 2.0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