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自己還是投資股票?

2016-08-17 23:27:19

星期天聚會的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朋友的公司裡面有一個人在前段時間的股市飄紅期間在傢裡休病假專門炒股,在那裡炒得津津有味^^, 幾天前股票下跌瞭就回來上班瞭。

可能我們周圍有很多這種例子,以前上班的時候在辦公室轉一圈都可以看到很多K線,現在是為瞭防止別人看自己的電腦買個電腦防窺片來做掩飾。現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投資理財,因為這個是一項必要的技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在把時間花在“所謂培養你的財商”的時候你也正在快速的貶值。

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升值的你 貶值的你”, 我在這裡寫到:以前我們的父母一輩的大部分人都是靠著鐵飯碗,上班以後靠吃老本過瞭一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看報紙聊柴米油鹽中度過瞭一輩子。但是現 在, 靠吃老本就能勝任工作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在昨天很有能力、取得成果的人,今天可能就不能勝任新的工作瞭。如果我們不改進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會被 這個時代而淘汰, 如果不改進自己, 有可能度過短暫舒服的日子, 但是我們將要面臨的是上瞭歲數以後的兩難境地。”

星期天在傢裡看"青年文摘"的時候看到瞭下面這篇文章,供大傢閱讀,投資自己還是投資股票?應該是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都 說現在是理財時代,可登上某BBS,我還是大吃一驚。基金理財,股票研究、金融產品及個人理財、房地產論壇,都是熱門板塊。最高同時在線能達到千人。有資 深專傢狀:“我所瞭解的某某花園的投資價值……”有捶胸頓足狀:“A股沖3000瞭,悔啊,我早幹嘛去瞭。”有大款狀:“有6萬現金,請問到哪傢銀行存款 合適?能辦招行的金卡嗎?”……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傢校園網站,用戶均是大學生和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發帖的時間也基本上在上下班時間。驕子與白領都忙著 理財,這是怎麼啦?

身邊也有理財狂。一個姐姐,在MSN相遇時,談資總是A股行情。工作狀態也基本上是:除瞭對付完客戶的事兒,就是一眨不眨地盯著K線圖,念念有詞。

“成果不小?”我打趣。

“當然,這個月的胭脂錢,又掙下瞭。”

看起來很賺。可仔細算算,我替她不值。姐姐,你虧瞭。

基金、股票,看起來成本小,實則代價高。有空去瞅瞅,再似是而非地研究一下經濟走勢,得,兩三個小時進去瞭。一天3個小時,一個月就是90個小時。

對身懷絕技,術業有專攻的人,這90個小時意味著怎樣的損失?

1、大畫傢黃永玉揮毫潑墨頃刻間。他的一幅畫,賣到幾萬、幾十萬很尋常。

2、香港作傢李碧華,30餘年寫作,結集出版的已超70本,包括《青蛇》、《霸王別姬》等名著,一篇專欄稿費,已開到5000港元。真是秒秒值錢、字字千金。

3、當年明月,花瞭三年時間寫出總印量超百萬冊的《明朝那些事兒》,有人幫他算過,明月當有千萬身傢瞭,這還是中國的版權保護不夠徹底,加上盜版、網絡轉載,他得是億萬富翁瞭。

……

看到這裡,你得不服氣瞭。身具異稟的人畢竟是少數,13億人能有幾個?誰不想當姚明、劉翔,一場廣告收入以千萬計,可爹娘沒給那小身板兒,不行怎麼辦?

那麼,讓我們再看看普通人的收入,並不需要特別的天賦,經專業的訓練,豐厚的經驗即可抵達。

1、牙醫。國外的牙醫收入很高,高到一名每周隻工作兩天的牙科技工(在後面做假牙的技術員),兩天收入足夠全傢人一個月用。國內的牙醫收入雖然還沒有國際化,但也不算低,一傢著名口腔醫院,中等職稱的牙醫種植一顆牙齒,費用為一萬元,一次手術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2、同聲傳譯。一個同聲傳譯組,須2到3個同聲傳譯員,英語類每天能掙1.2—2.1萬元人民幣,非英語類是1.8萬元人民幣。折合到人頭,最低日均收入為4000元人民幣。

3、動漫設計師,從3000元到一萬元不等。

4、我們小區門口的審美理發店,招聘時明碼標價,造型師的收入3500元到一萬元。

5、同樣在我們小區,一位伯母悄悄告訴我,她的半天薪水可達到60元。

看,是不是得趁年輕,好好為自己投資,爭取時間的最大值?投資股票,趕上百年不遇的大牛市,倉內的股票翻三番瞭不得瞭,賺10萬就要陶醉數載,然後在回味中熬過熊市裡的漫長時光。可在青春的階梯上,兩三年的“加倉期”將作用一生。它意味著一次難得的靈感、一次珍貴的體驗、一個必須的進階。一個人才情勃發、精力充沛的歲月,不會停留太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