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長如何和孩子溝通

2016-08-17 23:39:0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傢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就如何與孩子溝通說以下幾點:

一、身教重於言教

傢長首先要註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隻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傢長,一問三不知的傢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傢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延伸閱讀】傢長要避免七種不良傢教

二、要註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註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 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傢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傢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傢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瞭孩子的心理發展。

>>>>【相關鏈接】父母十種做法能使孩子聰明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 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 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贊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傢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延伸閱讀】批評孩子應該註意些什麼原則

六、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註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後請傢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延伸閱讀】教育孩子的六個最佳時機

七、傢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平等相處

小明已經5歲瞭,在傢裡,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說,“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

雖然有時候小明很願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反倒沒有動力瞭。

點評:“把杯子拿來”和“幫媽媽把杯子拿來”兩句話,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卻會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雖小,但同樣不喜歡命令式口吻, 喜歡受人委托。所以,每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會常常掛在嘴邊,其結果是傢長談得越多,就越可能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瞭與傢長交流的願望。

【相關鏈接】現代傢庭教育應遵循的十大原則

八、傢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學會傾聽孩子

3歲的小新是傢裡的小皇帝,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寵愛。小新的愛好是看圖畫書,等爸媽回來,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匯報“讀後感”,但由於他說話不清楚、表達吃力,爸爸往往聽到一半就看報紙去瞭,任由小新自說自話。

點評: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候,往往隻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為最常見的錯誤――說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願望,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話能被好好傾聽。

每當孩子跟父母說話時,父母應盡可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全神貫註地聽孩子說話,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

九、傢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勿以親友做對比

“你看,隔壁的小濤都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瞭,你還什麼都不會,你怎樣才能趕上人傢啊?”“樓下的那個妮妮實在太不像話瞭,去年讀一年級以 來,數學從來沒考及格過,將來你可別這樣。”讀大班的小菲現在最怕聽到媽媽提小濤、妮妮,原來大傢常常在一塊玩,可是自從聽瞭媽媽的嘮叨,她都不知道自己 還要不要和他們一塊玩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