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常識中的科學謎團

2016-08-17 23:42:15

這些打火機對環境的傷害並不大。一次性打火機的燃料主要是丁烷。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丁烷燃燒時,與氧氣結合後產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據測算, 一個普通的一次性打火機在燃燒時每分鐘釋放約237毫克二氧化碳。以音樂會為例,如果1000名歌迷同時點燃打火機,五分鐘後共釋放1.2千克二氧化碳。 相比之下,一個中型發電廠每分鐘排放12200千克二氧化碳,可見打火機的“危害”可謂微不足道。

16.人為什麼會產生幻覺?

提起幻覺,人們一般會想到服食毒品者的表現以及瘋子的怪異行為。但事實上,並非隻有上述狀況才會有幻覺,精神壓力、高燒、疾病或者缺乏睡眠都可能讓人產生幻覺。

幻覺也被稱為“感覺欺騙”,當一個人看到、聽到、感覺到、聞到或者品嘗到並不存在的東西的時候,他就產生瞭幻覺。

幻覺產生的原因是大腦內的異常化學反應。這種異常反應刺激瞭大腦的特定區域,幹擾瞭大腦的正常功能。而這種異常化學反應誘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麻醉性藥物,二是大腦神經元發送瞭錯誤信號。

目前,人類對幻覺現象的瞭解還非常有限。關於視覺幻覺,我們隻是知道,當不正常的化學物質(麻醉性藥物或錯誤的神經傳遞物質)進入視神經附近的 神經連接處時,視神經通道中就產生瞭錯誤信號,錯誤信號被輸送到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枕葉區域後,視覺幻覺就產生瞭。其他感官幻覺的形成過程也差不多,隻是 受影響的大腦區域不同。

吸毒者產生幻覺是很普遍的現象,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親身體會真正的幻覺。如果有人想體驗幻覺,可以采用不睡覺的方式。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教授邁克爾·戈爾德表示:“一個人如果連續72小時不睡覺,他就會像服用瞭迷幻藥一樣產生幻覺。”

17.常吃清淡的食物就不會“燒心”?

(圖13)咖啡通常被認為是能夠引起胃灼熱的飲料。

不少人在飯後都有“燒心”的癥狀,即胃部有燒灼樣的疼痛感,同時伴有反酸的癥狀。其實,“燒心”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它的正式醫學名稱 叫“胃灼熱”。人體的食管末端有一個瓣膜,叫食管底部括約肌。在正常情況下,食物進入胃後它就關閉起來瞭。而當該瓣膜軟弱無力關閉不全時,便可導致胃酸返 流,引起食道灼熱,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胃灼熱現象,俗稱燒心。

根據傳統的觀點,人隻要常吃清淡的食物就不會出現胃灼熱現象;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並沒有依據。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的助理教授勞倫·吉爾森表示,人們在傳統上認為限制一些刺激類食物——例如咖啡、巧克力、含咖啡因的飲料、酒以及柑橘類水果,就會緩解燒心的癥狀,但這種說法找不到科學依據。

胃灼熱產生的原因是食管底部括約肌發生病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狀況嚴重的胃灼熱患者隻能依靠酸性中和劑甚至手術來解除痛苦,此後一種叫做 “質子泵抑制劑”的藥物被科學傢研究出來,成為治療胃灼熱的特效藥。常見的奧美拉唑就屬於這類藥物。盡管有瞭特效藥,但很多患者仍把清淡飲食作為防止胃灼 熱的治療手段。

不過,在吉爾森的醫院裡,很多胃灼熱病人向她抱怨,飲食療法並不管用。這一現象讓吉爾森下決心去研究飲食療法的科 學依據。她試圖找到第一個發現 清淡飲食可以抑制胃灼熱現象的科學傢,但在查閱瞭兩千多篇關於飲食與胃灼熱之間關系的學術論文之後,她發現所謂的飲食療法並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盡管一些 食品(例如碳酸飲料)可能導致食道跟胃之間的肌肉放松(這是造成胃灼熱的潛在原因),但吉爾森發現,沒有一項研究可以證明食用這類食品會誘發胃灼熱,或者 證明避免這類食物可以減輕燒心的癥狀。

雖然科學傢沒有找到飲食跟胃灼熱之間的確切關系,但也有科學傢認為,某些傳統觀念還是有可取之處。佛羅裡達州馬約醫院腸胃科主任肯尼思·德瓦特表示,經驗之談還是有好處的,“如果病人發現某種食物會加重燒心的病情,那還是盡量避免這種食物為好。”

18.笑話真能把人逗笑嗎?

(圖14)笑是人類社交的輔助性表達工具。

人常常被一個笑話逗得哈哈大笑。但讓人笑的真正原因是笑話嗎?科學傢解釋說,讓人覺得好笑的笑話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人之所以對某些話或事覺得好笑,其實是人在處於某種環境下的本能反應——笑實質是人類社交的輔助性表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