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的背後是尋找方法

2016-08-17 23:42:30

在人生8大經典問題中mqrmh說,這些問題隻說明瞭態度問題,沒有講到避免的方法,對人沒有實質性幫助。看來人們不僅希望知道要什麼,還要你教會他們得到的方法,有點兒“要把飯喂到他們嘴邊”的意思。引用人月在方法和態度裡的觀點,結合OurDearAmy提供的案例,說明一下。

很多人都看過《問題背後的問題》和《把時間當成朋友》吧,這兩本書對很多人看來都是很不錯的書,但是我並沒有專門去推薦,其原因就是從書名來看以為是講方法的書,但是書裡面80%的內容卻在講態度。還有類似的書包括《方法總比問題多》,這本書也很有意思,一半的內容在講態度,一半的內容在講方法,但是同樣的問 題仍然是方法不落地。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離不開方法和態度,很難說方法和態度哪個更加重要。態度包括積極主動,重視承諾,責任心,專心和細致等,說到職場可能是我們說的職業精神 和道德。方法指的做事情的方法,步驟,工具和技術,其中最重要的又是我們說的計劃,排序,分類,分解,排序,流程等重要內容。

方法好+態度好:不僅僅出的是高質量的精品,而且體現的是高效率。方法差+態度好:能完成任務,但是質量一般很難出精品,效率也很差。方法好+態度差:效率很高,做東西很快,但是總是不註意細節。方法差+態度差:基本無法完成任務,或者產出物無法接受。

下面是OurDearAmy推薦的你找到“右轉”的方法瞭嗎?的案例。

UP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最近閱讀瞭一篇關於UPS的文章,提到他們“Making the Right Turn”­­——向右轉(雙關語,也可說是UPS做瞭正確的轉變),他們的“右轉”政策幫助UPS每年節省瞭巨大的成本,並且為地球的環保盡瞭一份心力。


Flickr Photo Credit to zyphbear

每一天UPS全球遞送1580萬件包裹和文件,他們擁有近94,000輛的各式機動車穿梭大街小巷,在世界上許多城市那種深棕色的UPS車隨處可見。如 果有機會,下次留意看看這些車輛行駛的一個特別模式:UPS的車不做左拐彎……嗯,幾乎不會­­——大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候,他們隻做右轉!這是他們經 過詳細分析研究之後的一個策略。

從2004開始,UPS計算瞭他們車輛在等待左轉燈號時候,車子在等待中消耗的燃料,以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廢氣,由此設計出瞭一個特別的行駛優化程序, 例如在2006年,UPS的車輛總共行駛瞭25億英裡,由此優化程序指示的行駛路線改良(絕大多數是右轉),讓他們縮短瞭2854萬的裡程,和300萬加 侖的燃油,為UPS節省瞭大量的成本,並且減少對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污染。

UPS透過行駛路線的優化來提高盈利,其實我們也可以大幅度地優化我們每天工作的流程­­——以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更好的工作產出,想想看如果知道瞭這 樣的“右轉”方法,對你個人的績效表現會有多麼大的幫助。這樣你每天節省下來的時間精力,你可以決定用來準時下班去陪傢人、做自己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或是 拿這些時間來成就更多的產出,更好的績效,給自己更好的精神上的和財富上的回報。關鍵是,你需要先投資自己一點時間,來找到對你有效的“右轉”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與產出的有效策略。

之前有位朋友問我:“學學一些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就好瞭,幹嘛要學個人的高效?”我告訴瞭他上面這個UPS的故事。

態度往往源自於個人多年習慣的積累,價值觀的養成。因此招人第一位的仍然是態度和價值觀,這個很難在短期糾正和培養,而對於方法則可以通過實踐不斷的傳 授。而教授方法是很難的,方法是高度濃縮的經驗之類,沒有經過自我的實踐很難領悟,因此傳授方法的過程也是帶著學生實踐一同證悟的過程,這也是為何傳遞方 法比傳遞結果更花時間的原因。

在績效傳遞中經常我們在傳遞結果,類似你工作不仔細,工作責任心不夠等等。但是單獨空洞的去傳遞態度,那會顯得如此的單薄,空洞和無力。現在我深深的感覺 到我們糾正態度的時候的急功近利,最終導致瞭適得其反。態度的養成源自於方法和實踐,讓學生們去實踐,通過實踐後自我去反省來發現態度上的問題,在實踐過 程中不斷的改進方法走向專業,潛移默化的糾正態度。

為什麼要學習GTD呢?因為GTD裡面談到的計劃,排序,分類,分解,排序,流程等重要內容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會用到的最小方法集。這往往是接觸方法的一個很好的基礎。其學習的真正意義已經遠遠的超越瞭時間管理本身,通過學習GTD形成思維和態度的轉變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