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2:59:44
社會上的有些“急功近利”“一夜成名”的風氣在蔓延,快速成功不是不可能,但花太多心思在這種低概率事件上不是很劃算。記得采訪吳曉波老師時,他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你年輕的時候傻乎乎地堅持去做一件事。”
我以前在新東方講托福時,也經常對學生說,人一輩子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情,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你就成功瞭。不管你現在做的是什麼,都先把它做好再想別的。不要想著今天在一個工作崗位上敷衍瞭事,以為跳瞭槽下傢單位就不會知道瞭,這個世界很小的,人們是會交流的,不管在什麼領域什麼工作單位,你的口碑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常談素質教育,很多的內容都是和如何成功,怎樣獲得更多的榮譽和社會認可入手。但我想,現在生活條件好瞭,我們也許更需要挫折教育。 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一些日本學校大冷天讓小學生赤腳從滿是石子的冰冷的水池中走過去,才可以進入教室上課。看瞭之後我不是太能接受這種具體的做法,因為 我覺得這樣很容易讓小孩子患上關節炎或者其它的疾病。但他們這麼做的意識我覺得還是需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活著不容易,需要努力和堅強。得讓孩子們早早就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你理所當然就該獲得的,不是說上瞭大學就一定會有工作的。應該把得到的都看作是幸運的偏得,把沒得到看作是生活的常態。
我還看過一本書上介紹猶太人如何教育下一代,其中的一個例子讓我很震撼。猶太人常被稱作是 最聰明的生意人,也許跟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吧。這個故事是說,一個父親把他的兒子放到高處,讓孩子往下跳,孩子問為什麼,他爸爸說:“你跳吧,我接著 你。”孩子跳下來,爸爸接住瞭。爸爸又把他放上去,說“你再跳。”孩子又跳瞭,爸爸又接住他瞭;第三次孩子再跳時,他爸爸沒有接他,孩子摔瞭下來,一邊 哭,一邊不解地問他爸爸:“你為什麼不接著我呢”?
爸爸說:“第一,誰說我第一次,第二次接著你,第三次就一定會接著你呢。在這個世界上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應該想到的是如果跳下來我沒有接住你,你該怎麼辦,能不能靠自己穩當地落地,站住。記住,在以後的人生中,無論什麼時候,你唯一能依靠的隻有你,而不是別人;第二,有時候,就算是你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或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