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6:44
Jeffrey S. Young寫的喬佈斯傳記《iCon Steve Jobs: The Greatest Second Act in the History of Business》中提到喬佈斯一個“臭名昭著”的性格特征:
喬佈斯身邊人才濟濟,經常有人會向他提出不錯的主意。當時的喬佈斯要麼置之不理,要麼把對方(的主意)罵得狗血噴頭。一段 時間過去之後,某一天喬佈斯會興沖沖地對大夥說,“嗨,我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大夥一聽,喬佈斯說的是之前有人告訴過他的、曾經被他忽略或者駁斥過的那 個主意。[1]
事實上,不是喬佈斯一個人有這個特征。我個人就見過很多人這樣的人。
遇到這樣的領導,下屬當然非常不滿,覺得(事實上也真的可能是)自己的想法被不合理占用瞭(甚至說是剽竊都不過分)。而最終很多人妥協的原因在於類 似喬佈斯這樣的人可能會把那個“說得過去的”主意完善成“瞭不起的主意”,於是,最終覺得還是跟著他(畢竟這種天才不多)幹更劃算一點。
而如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喬佈斯這樣的人並非有意去“強取豪奪”他人的主意。很可能是這樣:
在他置之不理、或者大聲駁斥那個主意(任何主意在起始的時候都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的時候,他是真誠的。他當時確實看不上那樣的主意。於是他就那麼做瞭。然而,畢竟那個主意像顆種子一樣留在瞭他的腦子裡。這種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備旺盛的好奇心,擁有一個無法停止轉動的大腦。 一段時間過去,那個種子開始生根發芽,甚至最終枝葉繁茂。主意在發酵,他無時不刻完善自己的每一個想法,終究有一天,他覺得他有瞭個“絕妙的”主意——當 然,他已經不記得(可能從一開始就不記得)那是別人給他提供的種子,因為,無論是什麼對他來說都可能是種子。於是,當他對別人說“嗨!我有個絕妙的主意” 的時候,與他當初對“種子”置之不理或者大聲駁斥的時候一樣真誠。
如果一定要深究喬佈斯那麼聰明的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令人討厭的性格特征的話,倒是有一個相當合理的解釋。
這種人的大腦運行機制裡有個漏洞。他們在判斷一個主意好壞之前,先去判斷那個人牛還是不牛——而並不是直接去判斷那個主意好不好。事實上,幾乎99%的人都是如此,要麼我們怎麼總是看到人微言輕的現象呢?事實上,先去判斷說話的人牛不牛,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省時省力並且常常正確的捷徑——要命就要命在這個捷徑“常常”正確,卻又“並不總是”正確。而這是個思維習慣,一旦養成,很可能一生難變,且又難辨。對喬佈斯這種人來說,幾乎所有的生活經驗告訴他,“他是最牛的”,而他也確實就是牛人一個;於是,他會自然而然地低估別人的主意。事實上,很多團隊領導者都會一不小心就被這個不良習慣所綁架,且不自知。
群眾永遠是大多數,領導永遠是極少數。群眾和領導相互依賴,卻又常常會因為類似的問題劇烈沖突。領導也是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絕大多數成功的領導 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沒有缺陷,而是因為確實在某一方面(甚至很多方面)牛到瞭極致,才乃至於那麼多的缺陷也都奈他不何——喬佈斯就是這樣的罷。
那群眾應該怎麼辦呢?群眾應該明白的是“僅僅有個主意”並不稀奇,“主意”是廉價的,誰都有主意。難得的是反復推敲、完整完善、無懈可擊的主意。錘煉這樣的東西,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能力、需要各方面的條件甚至包括運氣……總之不能隻拿著一個“起始階段”的主意就當作寶貝。當然,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把一個主意貫徹到底,甚至“化腐朽為神奇”,他自然而然就可能成為眾人依仗的領導瞭……
Foo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