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9:19
如何克服愛面子
《孟子》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齊國人,每次外出,總是酒足飯飽,醉醺醺地回傢來,還在妻子面前誇口說,都是在富貴人傢吃的酒。但從不見有富 貴之人到他傢來,所以他的妻子頗為懷疑。一天,這人又出門瞭,他妻子跟蹤其後,發現城裡並沒有什麼人同他說話打招呼。後來,這個人到瞭城外墳地中,向前來 祭奠的人討殘酒和剩菜。這個人的妻子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丈夫所說在“富貴人傢”喝酒的真相。
中國人為什麼比別人更加愛面子?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需要得到尊重是一種本能的心理需求。另外,愛面子一方面是與性格本身有關。另一方面與生活環境有關。 如果傢人對孩子要求比較多,或者要求比較苛刻,或是傢人自己是完美型,他有可能受其影響,會對自己的形象很在乎。而中國由於傳統上是一個農業社會,是一個 “熟人社會”,熟人之間做事有時候“抹不開面子”,面子成瞭維持社會秩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們該怎麼減輕愛面子的心理負擔?
關於如何克服愛面子的心理,你可以試一試以下幾個方法:
分析法:當別人議論或反駁你時,你肯定會有“害羞”感,或惱怒感,這很自然,每個人被人議論時,都有不適的感覺。但要分析對方,所議的對不對, 是否事實存在。如果確實存在,那就虛心接受。接受錯誤,改正錯誤。如果議論有不恰當的地方,不去置理,他們說他們的,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瞭。
心理暗示法:心裡告訴自己,別人的嘴巴,我又封不住,讓他們說去;隻要自己心理清楚就行瞭,做到以靜治動。有時候會與陌生人接觸,或是有事相 求,可能會因為愛面子,心理不願意去做,但不做又不行的情況下,可以運用行為訓練法即,在面對對方之前,做一模擬對話,表達訓練。多做幾次。找到感覺瞭再 鼓勵自己行動起來。會有成效的!
韓信法:不在小事上要面子。韓信出生於秦末,生逢亂世,青年時期父母雙亡,傢境窮困潦倒,也沒有人瞧得起他,但他是有抱負的人,自認為自己的才 能終有一天會嶄露頭角的。他個子高大,常愛佩帶刀劍在大街上行走。江陰有一個屠戶曾公開地挑釁他說:“你的裝束表面上看是個士人,其實你的內心非常膽小, 如果你是有種的人,就拿劍和我格鬥,如果膽小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最終韓信接受瞭他的侮辱,從他的胯下爬瞭過去。這就是能忍“胯下之辱”的典故。 在當時冷兵器時代,人們崇尚血氣之勇,信奉“士可殺,不可辱”的信條,而韓信竟能忍之,並反其道而為之——“士可辱,不可殺”。從此間足可窺見韓信的過人 之處,不願置身於無謂的小事小非中。
最後還應該牢記,面子是別人給的,而不是要來的。2004年6月份,央視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因被指在夜總會鬧事而丟盡面子,成瞭許多媒體娛樂版 的頭條,從而讓自己的主持人形象和未來的職業生涯都蒙上瞭陰影。事情的起因就在於水均益“要面子”,他不滿到結賬時總經理都沒有露過面,認為“太不給面子 ”瞭,於是一定要服務員叫總經理來見他。當服務員說總經理已經休息瞭。該主持人因此大為惱火。這些人都是要“面子”的,你總經理敢不出來見我,就是“不給 我面子”。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當然就要生氣,於是自己要把“面子”給掙回來,結果卻丟盡瞭面子。
巧妙利用面子
我們克服瞭愛面子的心理之後,還要充分利用別人愛面子的心理,實現自己職業生涯的轉折,或者延長職業生命。TCL幾位高官的做法就值得借鑒。
近年來,從TCL傳出的高層離職的消息可能是國內企業中比較多的。從最具眼球經濟的吳士宏離職,到後來發生在TCL數碼的劉東援、俞翠薇一系列 高層離任,直到現在萬明堅的離任,透過這些起起落落的人員更迭,記者再度對李東生的馭人之術發生瞭興趣:萬明堅從盛極一時到下臺,前後不過兩年有餘,這與 李東生以往的作風可是大相徑庭。
像吳士宏在TCL前前後後,幾乎沒有為TCL的IT之路帶來任何效益,但李東生依然給夠面子,給夠時間。可以拿來對比的還有楊偉強,同樣是位 列”TCL四大諸侯”的少壯派,同樣有過業績極不佳的時候,同樣都惹得高層提出”拿下”的意見。卻依然給夠機會,給夠信任。而“狂人”萬明監卻在業績下滑 的時候被迫辭職。個中的微妙差別,李東生如是解答,楊偉強可以調整過來,並且見效,但萬明堅調整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