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witter?

2016-08-18 23:12:17

作者:曹增輝

1,twitter很火,非常火,而且還會繼續火下去,按尼爾森統計,全球用戶數4月已經接近2000萬瞭。twitter從一個最基本的聯絡工具,到一個信息分享和獲取工具,到一個人際關系平臺,再擴展到一個實時信息搜索平臺。足夠偉大,足夠有破壞性。

2,對於國內的類twitter模仿者,我上次說過,不看好。現在依然是這個態度。不好發展,原因不多說瞭。目前來看,發展已經幾年的“飯否”和“嘰歪”均未從twitter如此火爆的情況下借到勢,依然是不溫不火。新近出道的“嘀咕”除瞭讓人反感的“廣告貼”外,也沒見有什麼建樹。這是實際。

3,twitter國外能發展到如此境地,跟國外互聯網產業及應用環境有很大關系,比如第三方應用開發群體、高品質信息內容的分散性、缺乏大一統的信即時溝通工具、互聯網的工具特征明顯、人們更傾向於分享的習慣等等。在SNS上同樣體現瞭這一點。

4,國內的產業環境和網絡應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twitter類的服務即便在國內能興起,距離國外twitter那麼強大的平臺效應也很遠。

5,延伸下上次的思考。一個多月前,一個朋友約出來說他要做twitter類的服務。我說我能想到的可能是基於blog平臺的延伸更靠譜點,其他都很難。不管是從單獨的分享,還是從聯絡信息上入手都比較難。當天晚上我寫瞭“類twitter國內很難”,當然,招來瞭很多噓聲。

6, 繼續說下基於blog的延伸。當年討論SNS要幹掉blog的時候,怎麼著?現在blog們活得還不錯,反倒是,SNS除瞭披著“網頁遊戲”外衣的 kaixin001外,其他社交網站沒幾個有多大長進的。為什麼?因為blog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大眾服務瞭,是一個入口,要想幹掉一個入口是不容易的。

7,反倒是基於入口來延伸服務更有潛力些。類似twitter這種新的服務形態必須有強大用戶規模的平臺才能推起來,本身缺乏爆炸式的吸引力,幾個新生網站很難做起來,說白瞭,要大網站推動才行。在我看來,弄不好,又步瞭專業博客網站的後塵。

8,twitter 盡管現今已經遠遠超出瞭blog的形態。不過本質上twitter的“微博客”屬性是存在的,基於個人信息的開放式傳播。博客用戶存在發幾句話的需求。講 一個我同事的例子,它自己有個博客,經常看到好的文章觀點沒地兒放,就發到博客的留言系統裡,以備查看,我當時嘲笑他太原始瞭。可見,這種需求是存在的: 記錄或分享點內容,發幾句感嘆。這還不用說就一個大眾服務而言,簡短更能突顯博客的本質。

9,據說“嘀咕”是從明星入手的,不過它忘瞭明星的資源可都在BSP。明星確實是張牌,twitter後期的成長也有這個因素。3G推動下,人們對手機使用的提升應該也是個刺激點,印度光靠手機就支撐起瞭一個本土版“twitter”。

最後,這種基於blog延伸的twitter嘗試能走多大都不好說,依然面臨我之前提出的疑問,還要看平臺的擴展性和用戶關系的建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旦有大突破,將改變用戶即時溝通和傳播信息的方式,會是一場大革命。

閱讀PS:我還會堅持我的blog,對twitter的嘗試我會在digu上進行一下~但我的主陣地一定是在我的閱讀讀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