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9:15
這真是一篇很強大的文章!由可能吧的阿禪兄主刀,網站設計的同仁值得借鑒!
許多人說,看XX網站,就是看標題和評論,甚至是與話題毫不相關的評論,評論為何成為網站的香餑餑?
Digg這一在國外成功的網絡服務,而與之相仿的國內網站為何遭受冷遇?
網站博客可以沒有評論嗎?五花八門的評論難道沒有價值嗎?
於是,我就想聊聊網站評論系統的那些事。
國內幾個網站,在評論系統方面有各自獨到的設計,加之話題性十足的評論,使得評論甚至比文章精彩。下面我來逐一說說三個比較熱門的新聞類網站。
1、網易——井水不犯河水式網易的評論與文章可謂井水不犯河水,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頁面,評論頁面上方顯示民投的熱門評論,下方依照新增順序排列。
網易的新聞覆蓋面很廣,所以吸引的讀者跨度很大。有磚傢,有高官,有名人,他們大多數在評論中扮演聆聽者的角色,興致一起也許還會說上幾句相反的觀點。他們閱讀的重點往往是文章本身,而與自己領域不相幹的東西不願過問。他們有些時候可能不願看到自己觀點被噴的話,所以網易文章與評論的頁面隔離,讓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接受群眾的批評,給讀者一種自主閱讀的感覺。
同時網易的簡易投票機制,讀者可以自行發起圍觀,所以各種有趣的、無聊的評論就這樣藏在正文的背後。
===
2、CnBeta——夫妻雙雙式3、驅動之傢——雷打不動式CnBeta(以下簡稱CB)將文章與民投的熱門評論,就像一對夫妻那樣並列左右,其它評論在正文下方,以新增順序逐一羅列。
CB的讀者群較集中,主要是對IT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而這個群體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渠道多。所以時常會上去評論些與文章無關的內容,如聊聊最近的熱門話題、講幾個娛樂大眾的笑話、取笑一下文章的標題等等。
因為熱門評論就在文章右側,所以讀者的視線很容易的就從標題滑到右側的評論,然後逐一查看熱門評論,然後瞥一眼左側的文章,拉到下面看其它評論。CB利用這種版面設計,將評論上升到地位甚至超越文章,如果是為瞭制造話題而發佈文章,那麼顯然這設計是成功。如果是為瞭讓文章更好看,這種設計則完全是在搶文章的風頭,讓讀者在尚未閱讀前就遭受熱門評論的立場。
這種感覺就像劇透,電視劇論壇都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要求粉絲在論壇發表劇透時,標題註明“劇透“,正是讓大傢自主選擇要不要去看它,而不是被騙進去看到不想看到的劇透,我覺得CB的這種評論設計,就像沒標明”劇透”的標題那樣令人厭惡。
驅動之傢(以下簡稱驅傢)將10條評論按照最新發表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在文章下面,此傳統已持續多年,可謂雷打不動。
在CB紅火之前是我比較常去的地方。一方面關註最新的驅動更新,順便看看新聞和有趣的評論,如果下面的評論出現比較有見解的,我會不自覺的去看看有沒有其他更有趣的東西。相反,如果下面是跟著一堆廣告、垃圾信息連去看其它評論的興致也沒瞭。
這種順序評論系統的優勢在於,讓發表評論的讀者可以在正文首頁下看到自己最新的發佈,而不是被埋在熱門評論下面。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最新發佈的垃圾信息填滿正文下方,讓讀者產生一種掃興的感覺。時代在發展,評論系統也在發展,守舊的設計隻能讓一個網站從輝煌走向落寞。
Digg憑借其創新的民投和評論系統設計,在國外創造瞭新的網絡傳奇。
1、我的閱讀誰做主Digg將閱讀自主權完全交給讀者,完全讓讀者投票決定哪些才是最值得看的內容。
點擊摘要後面的More,可以看到的不是文章的正文,而是標題和文章的摘要,下面排列的是民投的熱門評論,而且評論的閱讀順序是完全可以自定義的。因為網站本身就是為話題而存在的,所以評論通過這種方式完全蓋過正文的內容,如果讀者不想先看評論,想看正文緣何如此備受關註,就再次點擊鏈接去另一個標簽頁中閱讀“正文”(最初發表的原文所在),回頭關掉原文頁面回到評論頁面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