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控制著互聯網

2016-08-20 18:27:15

“丟號”,對資深網民來說,永遠是一個最可怕的字眼。因為這意味著他在QQ上建立起來的大批人際關系隨著一個號碼的失蹤而消失。

當這一天醒來,發現自己的號碼丟失之後,數億QQ用戶中的一個——老宋,面對著屏幕陷入深深的鬱悶之中。

比所有黑客都強大的力量

說起來老宋丟失的這個號碼,也和2007年騰訊的業務擴張有著緊密聯系。彼時,新浪名人博客做得如火如荼,徐靜蕾、韓寒等人的博客如日中天,騰訊公司試圖效仿此舉,於是撥出專門的號段作為寫手們開博之用。老宋成為他們物色中的一員。

老宋獲贈的這個號碼十分齊整,“品相”很好,結尾還有很“靚”的兩個8,這樣一個號在網上能拍出不錯的價錢。

和大部分即時通訊軟件一樣,註冊為QQ用戶並不收費。QQ用戶們隻需要在網頁上填寫申請表格。但從2000年開始,這種免費申請的方式越來越 難,時常被服務器拒絕,原因是“申請人數過多”,隻能不斷地刷新頁面,每刷新一次就得把之前辛苦填好的資料重新再填一遍,如果你把剛剛設置的安全問題回答 錯瞭,隻能自認倒黴再返回填寫一次。

不過如果你願意掏點錢就另當別論——你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申請,每條0.1元,半分鐘即可拿到QQ號碼,如果你願意掏1塊錢,系統會溫馨地一次性將號碼和密碼發到你手機上,整個申請過程隻在10秒之內。

即使這樣,你也隻能獲得一串又長又難記的號碼。於是騰訊十分貼心地提供瞭“QQ靚號”的服務,你可以選擇一些漂亮的號,比如888或者123456之類的特定組合,而這需要你支付人民幣數十到數百元不等,並且每月需要繳納10元會費。

在老宋看來,早年溫和的小企鵝在捕食人民幣方面,已經變得有些“兇猛”。

然而網民在QQ投入越來越多人民幣的同時,他們發現自己的這個網絡ID卻越來越不安全瞭。資深網民老宋習慣性地在網絡上尋找同樣丟過號的人,在搜索引擎上一搜,結果驚人,關於“QQ號被盜”的話題,在2008年初的GOOGLE搜索中居然達到500萬篇之多。

有很多人一夜醒來,使用多年的心愛號碼就不翼而飛。2004年,深圳福田區的一起案件中,網民呂某花2400元從網友程某手上購買的QQ號 “98765”被騰訊公司收回,理由是“此號為被盜的騰訊員工內部號”。騰訊公司在庭上拿出《軟件許可協議》,上面說用戶完成註冊申請後,獲得的隻是QQ 號的使用權,而且使用權僅屬於初始申請者,不得轉讓或繼受、售賣,若發現使用者非原始申請者,有權收回該號碼。

申訴的成功率也非常低。《濟南時報》2007年11月的一篇報道裡說:濟南一名男子的付費QQ被盜,反復提起申訴,提供瞭大量證明材料,最後騰訊公司卻讓他去打110,他一怒之下將騰訊告上法庭,索賠10萬。

“即使你們提供瞭眾多的好友證明也不行”,老宋說,騰訊最終會要求你提供一個原始密碼,也就是你當年申請QQ號時那個。“可這不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嗎?用瞭七八年的號,誰能記得第一次密碼是什麼?!”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那是他多年使用QQ的生涯中見過的最“驚心動魄”的丟號狂潮,那一陣子,控訴盜號、指責騰訊服務質量的帖子幾乎 遍佈網絡各大論壇。網上還流傳著一種神乎其神的說法,一些網民指騰訊將一些早期申請的“靚號”自盜回籠,再高價拍出。2008年11月,有7名網友在深圳 獨立起訴騰訊,在4月全國范圍內的丟號狂潮中,他們都在第一時間收集瞭資料向騰訊公司提出申訴,多次交涉無果,他們認為隻可能是騰訊將號強制盜回,否則沒 有申訴不成功的理由。

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這種說法看起來近乎“污蔑”。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讓老宋“開始相信這個說法瞭”。

老宋在自己QQ老號上加瞭那個丟失的QQ號為好友。直到2008年4月23日,他發現那個昵稱叫“霜華”的號奇跡般亮瞭起來!盜號者用上瞭他的QQ!可是當他定睛一看,發現此前空著的QQ空間,突然變成瞭鳳凰衛視主持人曹景行的空間“景行兩會三人行”。

由於工作的關系,老宋與曹景行也有過幾次交往,還一起合過影。他相信曹景行先生不可能盜走他的號碼。本周,當記者詢問起這一事件時,電話那頭的 曹景行語氣茫然,他說騰訊上那個博客並不是他自己開的。他自己每天將制作好的新聞內容通過手機報的方式發送給各大媒體,包括騰訊,至於騰訊如何處理,他並 不過問。曹景行既不使用QQ,更不清楚QQ是一個什麼軟件。“除非是號碼被小企鵝強行回收轉贈瞭”,老宋一口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