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41:24
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2-1992.4.6)
俄裔美籍作傢,全知全能,被全世界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傢的資源和大自然的奇跡”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象力”上做出的傑出貢獻。阿西莫夫創作力豐沛,一生之中著作近500 本,涉及杜威圖書分類法的每一個范疇,涵蓋人類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天下海、古往今來、從恐龍到亞原子到全宇宙無所不包,從通俗小說到羅馬帝國史,從科普讀物到遠東千年歷史,從聖經指南,到科學指南,到兩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樸實、嚴謹而又充滿幽默風趣的格調。作為人類世界裡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傢之一,阿西莫夫曾獲得代表著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
阿西莫夫經典佳句
每一個人都將自己隱藏在他人無法穿透的迷霧中,而每團迷霧裡也隻有一個人。偶爾,從某團迷霧會透出一絲微弱模糊的訊號,而人類就是借著這些訊號互相摸索。然而,由於相互之間無法瞭解,也就不能彼此互信互諒,所以每個人從幼年時代開始,始終處於一種絕對孤寂的狀態,時時刻刻都會感到恐懼不安。長此以往,便導致瞭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迫害。
追根究底,一直向深層探索下去,我們就能夠發現,人類所蒙受的一切苦難,都可以追溯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在銀河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瞭解他人的心思。
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會放大某些事件的重要性,這是人類歷史上永恒不變的教訓。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內心思想與感情的方法。它並非與生俱來,必須經過學習方能使用,也不能算是一種完美的溝通方式。人類所建立的語言溝通模式,隻是利用各種聲音的組合來表示精神的狀態。然而這種方法卻極為笨拙,而且表達能力明顯不足,隻能將心靈中細膩的思想,轉換成發聲器官所發出的遲鈍聲音。
因為你本來以為已經瞭解整個局勢,突然間,卻發現有許多非常明顯的事情並不知道;你原來以為自己是銀河的主宰,卻忽然發覺自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自然,你會怨恨過去的那座象牙塔、那種隱遁式的教育,以及你所學到的各種理論。
——《第二基地》許多預言最後終於成真,唯一的憑借隻是信心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基地前奏》你隻需要好好觀察自己,就能瞭解每一個人,因為我們彼此沒有什麼不同。
——《基地邊緣》讀者與非讀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逐年加大。一個讀者讀得越多,他獲得的信息就越多,詞匯量增加的就越大,對文學中的各種典故也就越熟悉。他閱讀起來會越來越容易,越來越有樂趣。但對非讀者來說,閱讀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沒有意義。結果是,讀者和非讀者同時並存,而且歷來都是同時並存(不管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裡,讀寫能力是如何定義的),其中讀者隻占極少數,我猜,會小於1%。
首先,讓我們摒棄蘇格拉底的論調,即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才是聰明的標志,因為我對這種裝腔作勢感到厭煩、惡心。沒有人什麼都不懂。新生兒幾天之內就能學會認識母親。當然,這一點蘇格拉底也會同意。他會解釋說,他所指的不是那種瑣碎的知識。他的意思是,對於人類所爭論的重大的抽象概念,人們不應該從先入為主的、未經檢驗的觀念著手。而這個隻有他自己知道。(自負之極的宣稱!)
——《宇宙秘密》隻有經過嚴酷的考驗,人類才能不斷前進,走向發展的高峰。危險的環境和危機感,才是驅使人類不斷進步、不斷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動力。
——《永恒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