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不驚人死不休(149)生活的決定比投資的決定重要

2016-08-09 21:45:00

智慧:
    人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慣別人的臭毛病。花是有靈性的,在某種程度上細細體味,能感知他們與世界交流的美妙語言。她們與我們的世界交織,點綴美好,升華想象,教會瞭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與藝術。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傢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隻來自缺見識和缺悲憫。——孟非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結,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所謂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琢磨先生人類在創造復雜機械的進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回歸自然去尋求指引。——凱文·凱利你們不要總在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然是奴隸。——胡適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隻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很多時候,要想解決問題,先要解除頭腦中的各種限制,其次要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多些瞭解,換句話說,多點常識,多留心新的工具和途徑。如果瞭解的東西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就難以拼接成解決方案。那麼那限制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是這個世界條條框框的規定嗎?還是存在於腦海中的那些限制?一件事如果讓你變得那麼醜陋,不要去做,一個人如果讓你變得特別不可愛,就離開他。一個人,若沒有經歷,若沒有沉淀,哪來的智慧與美麗?有些事,必然是要到一定年齡和閱歷,才可能懂得。而一些美麗,也需要時間來等待綻放的。
觀點:
    教養不是道德規范,也不是小學生行為準則,其實也並不跟文化程度,社會發展,經濟水平掛鉤,它更是一種體諒,體諒別人的不容易,體諒別人的處境和習慣。為什麼所謂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溝通能力卻更弱?我想,原因可能是產權、契約、市場之類的元素近幾百年才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在原來長達數千年的時間中,溝通的主流語言都是模模糊糊地訴諸於倫理道德,有些道德還特別高標準,隻有偽君子才敢說自己做到瞭,談錢簡直像當眾裸體一樣。有話直說,表達簡潔明確,是進化成文明人的一個顯著標識,這樣不會浪費生命,容易找到情投意合的人。——連嶽一個作傢一定有一個最令他困擾最令他興奮的東西,和年紀無關,他第一二次寫作,所挖掘的一定是這個點。這個點,在王朔是世俗智慧,在餘華是變態男童,在勞倫斯是戀母情結。所以一個作傢的第一二本書,可能不代表他最成熟的技巧,但是基本代表瞭他百分之五十的文學成就,王朔飛不過《動物兇猛》,餘華飛不過《在細雨中呼喊》。對於小說傢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才華。倘若毫無文學才華,無論何等熱心與努力,也成不瞭小說傢。然而無論何時何處,才華都是小說傢自己也難以駕馭的天分。才華這東西,它想噴發的時候便自管噴湧而出,想噴多少就噴多少,而一旦枯竭,則萬事皆休。迷信“制度設計”的人,意識不到這樣一根邏輯鏈條——設計出來的制度,難免有天然的缺陷。缺陷會形成一個利益黑洞。圍繞這個黑洞,會有人像細菌一樣滋生其中。他們會捍衛這個黑洞的存在。利益越大,他們捍衛的能力就越強。缺陷和黑洞因此被固化。今天的中國,我們需要規則遠遠多過需要道德,不是說道德不重要,但道德藏於內心,外化為自身實踐。天天標榜道德楷模的人常常是實踐中道德品質低劣的人,也就是偽君子。相比於偽君子,我們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點贊。相比於“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們為“高尚的利己主義者”鼓掌。——柯華慶看四九巨變前後國人的去留反應,就知道一個民族中最有智慧的群體通常是商人,他們有最通情達理的常識和其他群體通常缺乏的遠見卓識。最蠢的群體是知識分子,他們既無卓見,又缺人格,脅肩媚笑迎耳光,吃過耳光又汪汪,關鍵是蠢成那樣瞭,還瞧不起商人,自負得瞧不見腳下的坑。——@少女花影我為什麼喜歡魯迅?他罵人、鬥爭,不買賬,一輩子叫板,但是孝順、善良、心軟。西方一些知識分子、藝術傢也是,很驚世駭俗,但私下很純樸、真實。中國這樣的人不多,要麼驚世駭俗,人不可愛;要麼人可愛,卻沒有骨頭、鋒芒。——陳丹青每個人都應該隨身攜帶一面鏡子,沒事的時候,照照自己,給自己一個定位。認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有些事咱能做的很好,有些事,咱真的幹不瞭。真的!——王二小:我想收破爛有時候,憑一個人說的話,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不會有多少成就,現實中可能不得志、各種鬱悶,又不能對領導、父母、同事、朋友、伴侶發火,總得找個突破口。他們選中我,我也無所謂,因為這種攻擊,我不會因此少塊肉。至於他們自己,如果發泄過後,心裡痛快瞭,減少瞭現實中的傷害性,那也挺好,如果發泄過後,覺得在網上過嘴癮真是有成就感啊,於是繼續這種雙面生活,那我也沒辦法,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蕭秋水:我不想贏瞭辯論卻輸瞭人生所謂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種東西的狀態,就是渴望的狀態,憧憬的狀態,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態。他們眼前展現著人生廣袤的原野和恐懼,盡管他們還一無所有,但他們偶爾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種擁有一切的感覺。——三島由紀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