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55:59
文/燭光
一
從前有隻狗,愛上瞭一隻貓
狗每天都給貓送狗最喜歡吃的七彩骨頭。
這是狗平時都舍不得吃的肉骨頭。
可是貓不喜歡骨頭。
可是貓喜歡的是魚。
狗說,可是魚有刺唉,劃破喉嚨瞭會不會痛。
貓搖搖頭,那也比你的破骨頭好。
狗說,那我幫你挑刺好嗎。
貓說,不用,你很臟唉。
狗低下頭,搖搖尾巴說,這是我最珍貴的東西瞭。
後來貓嫁給瞭另一隻貓。
狗把收藏瞭好久的骨頭全部扔瞭。
後來貓們有瞭一窩小貓。
二
從前有隻魚,想要變成一滴水。
魚問海巫女,我怎樣才能變成一滴水呢。
海巫女說,為什麼要變成一滴水
魚的臉紅瞭,說,我愛上瞭一隻貓,可是我不想失去生命。隻想接近它一次。
海巫女說,傻子,那你為什麼不想變成一隻貓。這樣你們就能在一起瞭啊。
魚說,我離不開水,又愛上瞭貓,我都無法放棄。
後來,貓愛上瞭魚,魚卻成為瞭一滴水,那是貓的眼淚。
三
從前有隻賣火柴的貓頭鷹。
有天晚上,它把火柴擺放在它的翅膀上等著客人光臨。
這時候來瞭一隻猴子。
貓頭鷹說,猴先生,請買一根火柴吧。
猴子尖嘴猴腮的說,買你馬勒戈壁。
貓頭鷹說,請買一根吧。
於是猴子上去把火柴點燃瞭,貓頭鷹就被燒死瞭。
第二天,人們路過的時候都在輕輕議論著。
哦,那裡好像被燒死瞭一隻貓頭鷹。
它是誰呢。
誰知道呢。
也沒人想知道吧。
四
又有隻狗,
斑點狗。
誤殺瞭一隻它暗戀已久的貓。
警察叔叔都在抓它。
它躲進瞭海水裡,遇到瞭魚。
狗挾持瞭魚,說,噓,不準說話,不然殺瞭你。
魚說,你騙人,我知道你是條好狗,一定不會殺我。
狗說,才不是呢,我說殺就殺,騙你是小狗。
魚說,可你本來就是狗啊。
狗說,我對不起你,可是有警察叔叔在抓我。
魚說,那你願意成為一條魚嗎。
狗說,我願意。
魚說,我也願意成為一隻狗。
狗說,為什麼。
魚說,去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哪怕就一眼也好。
狗真的成為瞭魚,魚成為瞭狗。
然後狗愛上瞭貓,魚成瞭一滴水。
五
貓頭鷹被燒死後來到瞭地府,
牛頭大叔問它想投胎做什麼。
貓頭鷹茫然地眨著眼睛說,我真的可以自己選嗎。
牛頭搖晃著它的大頭,說,俺都能辦到。不過你得給俺錢。
貓頭鷹說,變成狗需要多少錢?
牛頭說,三百塊。
變成貓呢。
兩百塊。
變成魚呢。
一百塊塊。
那我還是做一隻貓頭鷹吧。
牛頭瞪大瞭眼睛說,一百塊你都不願意給我?你還願意做一隻被燒死的貓頭鷹嗎。
貓頭鷹嘆氣地說,投完胎繼續賣火柴,下下輩子湊足錢再投胎吧。
後來貓頭鷹賺瞭很多很多錢,投胎瞭很多次。
它是一隻愛上貓的狗。
它也是一隻愛上魚的貓。
它是一隻殺死貓頭鷹的猴子。
它是一條願意變成水的魚。
原來我們不隻是錯過,遺憾我們從來不在一個輪回。我希望寧願錯過也不願意過錯。
點評:如何破解人生當中的惡性循環?附篇文章——《如何做好決定》
為什麼需要去學會做好決定?生活中充滿瞭選擇,而我們的當下很大程度上是由過去的種種選擇所塑造出來的,而未來,也在當下錯綜復雜的選擇中醞釀。就算是單純著眼當下,在此時的一個決定,也會影響著下一刻的行動,假日來臨,想去旅行,卻遲遲沒有準備的自己到瞭前一天才匆匆忙忙去訂票,結果隻買到瞭一班很晚的車次,而到瞭那時,因為時間的緊迫,又壓縮瞭遊玩時間,行程變得更緊湊,可現實總不是理想化的,能連貫起來的,那樣的行程安排也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導致的波動,那又會影響自己做別的選擇的狀態,於是就出現瞭惡性循環。
拖延也是一種選擇,不做決定也是決定,而錯誤的選擇,就更是確鑿無疑。停止繼續執行錯誤選擇,是做新選擇的第一步。而做出正確的決定,做一個更好的決定,比更正一個錯誤的決定要更快,對執行來說,則意味著一個相對高效的起點——不必在方向感上付出時間的代價,自然就能有更充裕的時間集中精力去做好本應該做的。
對自己的提問
基於現狀的提問———我是不是滿足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不是告訴瞭自己所有可以選擇的方法?並且對於事情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