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陳年舊書

2016-08-09 21:58:41

文/夏天的風

工作休假結束,從老傢回單位前幾日,老媽看著東房裡的一些舊書,建議我給收拾一下,歸歸類。除瞭一些重要的課本,看看能不能把沒用的賣掉。

賣書這件事,我想大多數學子都很糾結。我爸爸媽媽沒有多少文化,但是敬仰教育。那種戰戰兢兢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崇拜來表示。就拿我們兄妹三人上學的書本來說,沒有我們的允許或親自篩選借賣,他們絕對不會動他一絲一毫。要是有人從我的書架上拿走一本書,媽媽必定要人傢寫個借條或者趕緊打電話得到我的允許,或者拿走後跟人千叮嚀萬囑咐約定歸還日期。就是路邊撿來的小人書,拿來疊飛機的碎紙他們都不會亂扔,還給碼放的整整齊齊。

整理書本,我倒是很樂意做。因為我最喜愛翻弄我的那些舊東西。書架上的書籍,兄妹三個的課本,還有報紙雜志什麼的都是我一個人整理保存。每每翻開那些舊的書本,看到我在上面曾經寫下的一些註解,字跡從歪歪扭扭到工工整整,就像是過電影般回憶起逝去的光景,甚是懷念。書本陪我成長,我自然也是相當愛惜的。小學書本因為村子的小夥伴們借走一部分,大概是忘記歸還,已經不全,心裡疙瘩瞭好久,總是跟媽媽為此事碎碎念。三毛《逃學為讀書》中有一句話寫的就是類似的心情:愛書的人,跟守財奴是一色一樣的,別人開口向我借書,我便心痛欲死,千叮萬嚀,請人早早歸還,可惜借書不還的人太多瞭。我自是沒有三毛那種嗜書的精神,也沒有那種條件,加上我一向又是個小臉的人,徒有愛護的心情,心裡覺得很可惜,也就隻能作罷。初中後我開始在寄宿學校就讀,自己看得更嚴,也再少有人向我借書,所以初中之後的書本大抵全保留著。

我們傢在農村,兄妹三個上學,期間經濟狀況有些緊張,我有好幾個學期都沒有參加學校的統一定書,那時候開瞭先例,以至於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我大學畢業。改版的書就自己去買,沒有改版的就用姐姐哥哥們的,總之再緊教科書是絕對不能缺少的。記得初中時有一個地理課本已經被用過六七屆瞭,等到我手上的時候,封皮不見瞭,連裡面都已經殘缺不全。因輾轉多人,課本上也被圖畫的滿滿當當。當時沒有辦法,也就隻能將就著用,自己用白紙糊瞭個封皮,上面還用毛筆歪歪扭扭的寫上“地理”兩個大字。遇到缺頁少角的時候就抄別人的,然後貼在附近的頁碼上。這個古董式的課本那時還被老師當成話題,好一陣在班裡談及。我詫異我這樣小臉的人竟然沒覺得不自在。這都是後話瞭。

而今整理書本的時候隻是看著更舊瞭些,紙張愈發的薄而黃,且書本也散瞭。因為傢庭情況的原因,那時我不能去上補習課,也很少買習題書,當同學們都在忙著課外習題的時候,我就隻能一遍遍的翻課本。高中的課本是翻得次數最多的。現在看著上面除瞭筆記就是註釋,密密麻麻,一本本的書被摸的又厚又黑,邊邊角角的都被磨圓瞭,封皮上的字跡和圖畫也都已模糊不清,看來當時是真下瞭功夫瞭。大概是因為這般的認真,倒也考上瞭自己理想的大學。現在回想,我的學習大概是跟題海沒有多大的關系的,固本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每個人的方法總是不一樣的。

沒有買書和課外題集的時候,實在沒辦法,就跟我的同桌共用一本。女孩子間最喜歡斤斤計較,因為大傢都是農村的,別人也不可能條件很優越。跟你共用,多多少少會耽誤別人。但是我真的沒辦法,所以更加感激我所遇見的同桌,她們可愛淳樸還漂亮,從來沒因為我不訂書本瞧不起我,更喜歡跟我一起分享,主動的借給我。記得小學的同學為瞭我,她一個學期都沒有在那本課外書上做題,每次都是跟我一樣,用本子抄寫。她把那本活頁放在我們中間,我不想麻煩她,但她總是喜歡說一句話:“你繼續這樣我就再也不理你瞭”,邊說還邊用小小的眼睛瞪我一下。我想,這大概是最讓人暖心的埋怨瞭。那時候她喜歡向日葵,我跟媽媽要瞭種子送給她,她小心的拿回傢種上,到瞭第二年,我們分瞭班級,她還特地拿著好多葵花籽來送給我,說是我送給她的向日葵結瞭籽,一定要跟我一起分享。我們便跑到學校的垂柳樹下,盤腿坐在那裡,嗑著瓜子,聊著天,仿佛微風剛剛吹過柳梢,時光便走到瞭今天。後來我們成瞭好朋友,卻因為異地上學工作如今已經失去瞭聯系。但是直到今天,我每次吃瓜子的時候都會想到她,想起她如向日葵般的心地和笑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