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59:59
既然真正的快樂隻能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獲得,那麼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就至關重要。首先,工作將占據我們一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一天24小時中,吃喝拉撒睡差不多要占據10個小時,餘下的14個小時中,有8個小時要工作。如果我們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麼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都會比較鬱悶。而如果我們喜歡自己的工作,那麼我們每天都會感到快樂。其次,我們能通過工作收獲一份薪水,實現財務上的獨立。
把工作當成生計手段,利用業餘時間做喜歡的事情,可行嗎?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太可行的。因為,一天除去工作之後的業餘時間最多6小時,如果結婚有瞭孩子,這6小時用於傢務和娛樂都不夠用。一輩子下來,我們會發現除瞭養傢糊口和忙於生計幾乎做不瞭任何其它事情。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呢?我認為與找對象道理基本是一樣的。
(1)必須慎重。職業是找件事做一輩子,對象是找個人過一輩子,輕率的選擇都是害人害己。如果不合適,離婚是最輕的傷害,但是也仍然耽誤瞭雙方的青春。
(2)能力越強,選擇面越寬。龍應臺舉瞭個例子:“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實際情況是,99.99%的人根本沒機會去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這就是我們要用功讀書學習,努力提高個人能力的原因——給自己創造更多選擇的機會。選擇面越廣,越有可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像高富帥很容易找對象一樣。
(3)糾結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喜歡什麼。如果不知道喜歡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就隻能要求對方有房子、有車子、有票子。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那麼房子、車子、票子就是次要的(雖然也要考慮)。同樣的道理,如果不知道喜歡什麼樣的工作,那麼我們就隻能要求它待遇高、強度低、氛圍好,如果真心喜歡一個工作,那麼待遇、強度、氛圍就是次要的(雖然也要考慮)。
(4)不付出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真愛。有人談戀愛害怕付出,因為一旦失敗,所有的付出都打瞭水漂。同樣的道理,有些人找工作也害怕付出,因為一旦不喜歡,最終是要換工作的,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費瞭。可是,實際情況是,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某個工作中,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份工作。
據我所知,很多學生根本不瞭解科研工作,就稀裡糊塗的考瞭研,僅僅因為讀研在外人看來很高大上。等到讀瞭研才發現科研工作很枯燥,待遇不高,強度卻不低,如果不喜歡這事,那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於是便迷茫瞭。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瞭,這就像一段錯誤的婚姻,隻要開始瞭,傷害就已經形成。解決辦法不是沒有,但是至多也就是減少損失而已。既然錯誤的婚姻已經開始瞭,那就先竭盡全力做一做科研,看看自己能否喜歡上科研,如果能,當然是最好的。這就像包辦婚姻,雖然是錯誤的,但仍然有希望獲得一個圓滿的結果。如果不能喜歡上科研,畢業時,尚有機會離開,去尋找自己的真愛,這至多也就損失3年青春,而且在這3年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仍然有可能受用一輩子。
一旦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我們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努力,因為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努力。我們努力追求著卓越,但不會擔心自己是否會變得“平庸”,因為努力隻是為瞭實現自我,獲得內在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成功瞭固然好,不成功也沒有留下遺憾。
與君共勉!
後記: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學生背負著親人期望的壓力,弄不清楚職業對於人生的意義,因而感到迷茫。我也曾經迷茫過,經過漫長的思考,才自認為想明白。故把我的想法分享給大傢,希望能對大傢有幫助。
點評:人生所遇,分兩種情況,偶然和必然。偶然是說能成之事往往需要多重條件,必然是指努力認真地堅持做好每一件事,就算失之東隅,也會收之桑榆。小成憑智,大成靠德。
特分享:《趕上機會這扇窗》
文/古典
你在機場排隊等安檢,早上擁擠時段,又恰逢暑假期間,人實在太多。前面的人都用機票扇著根本沒有的風,焦急的左右晃向前看。
一個人扇,大傢也都開始扇和張望起來,雖知道看瞭也沒用,但心裡都有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