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3:18:16
最後一個故事。
馬爾克斯早年在哥倫比亞當記者。白天工作,晚上去一個下等妓女睡的大車店歇宿,乘隙寫小說。到他而立之年被報紙解聘後,他先在巴黎,然後去墨西哥。在墨西哥時,他已經寫完瞭五部小說——全是工作之餘寫的——隻有一部《枯枝敗葉》出版瞭,印瞭千餘冊。很多年後,他回顧那段生涯,說過這麼句話:
“我當時覺得,我可能再也沒機會寫小說瞭,所以像寫最後一部小說一樣,把一切都傾瀉進瞭《枯枝敗葉》。”
在從寫小說中獲取樂趣之前,他先逼迫自己寫小說。這個原理,其實可以類比一下。
每個人都會想:我周末要回傢看爸媽;我每天回傢要給爸媽打個電話問平安……但這心思總存不瞭太久;總得要父母說得瞭病,去日無多,有瞭個期限,人才會一股腦兒,把久已儲藏的情感傾瀉而出。
將這裡的父母和你從來想做,又從來沒開始著手的業餘愛好做個替換,道理相去不遠。
成就來自經年累月的累積,累積來自於堅持,堅持受著快感的鼓勵,快感則是可以通過自我壓迫+釋放來獲得的(再說一遍,人是有受虐傾向的);而許多時候,自我壓迫,就來自於永不得到或即將逝去的恐懼。
所以,一種自我蠱惑的心情是:“如果我現在不做某事,也許以後也沒時間瞭。”
當然,到最後,當你把心理深層那些欺軟怕硬、好吃懶做的東西都摸明白瞭,也就沒必要自我蠱惑瞭。你能夠洞悉所謂拖延癥,也隻是耽於舒適領域,所以便隻剩幹脆的一點,不要前思後想,隻清空大腦,然後簡單粗暴的給自己一下:
“別多想,隻管開始做!”
原文地址:隻管開始做
點評:讀書,大小通吃,橫貫中西,縱覽古今,配上自制的佳釀,入口滑嫩,爽口香醇,這是張公子的神奇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