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世界

2016-08-11 23:19:13

文/LIGHT

我已經見過太多人嚷嚷著要改變世界,若問他們要改變世界什麼,換來的不過是支支吾吾。改變世界這麼蒼白的理想是如何泛濫的呢?這是產品經理中二病,與廉價的成功學並無二致。

不幸的是,我也是此病的重度患者,晚期。

三個月前,與 @forresty 聊天,我卻說,我對於改變世界什麼的越發喪失興趣,隻想要回歸到自身。

這當然是騙人的。因自己的努力,讓許多人的生活有一些不同,並且是朝向更好的方向。我怎麼可能拋棄這份理想(寫作理想,讀作野心)。

改變世界實在太過虛幻,我不過是尋得瞭一條具體的道路,即回歸到自身。

這可以有多重的詮釋。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沉浸於自己的世界,內心腫脹,被魔鬼驅使著將自己的內心具現化投影於現實世界。這些投影,具現化的形態各不相同,可能是文字,可能是繪畫,可能是音樂,當然也可能是某個產品。他們純粹為自己而創作,卻偏偏能感染許多人。愈是個人的,愈能打動人。他們被世人稱為藝術傢。

另外一種詮釋就無趣許多,卻也安全許多。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又或者「內聖外王」。無論如何,想要改變世界,首先需要改變自己。

至於我選擇的是哪一種詮釋,我也沒有想明白。不,這麼說未免自欺欺人,我隻是沒有辦法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性而已。是的,我是貪婪的,魚與熊掌,我全都想要,隻是存在著先後順序罷瞭。

若選擇的是第一種詮釋,要做的是「認識自己」;而第二種詮釋要求的則是「改變自己」。隻認識自己而不改變自己是不可能的,無論具有何等的天賦,也不過是塊璞玉,不持續打磨便無法成型。而想要改變自己,首先要做的便是認識自己。正如劉未鵬所言,一個程序若想改變自身,首先它要能夠指向自身。

兩條道路看似分叉,實則緊密交織,匯作一條大道。大道名為「完善自己」,而入口處的小徑是「認識自己」。

可是,如何才能認識自己?這遠比想像中困難,許多東西一直就存在於那兒,可一旦試圖訴諸於言語,便立馬失去瞭蹤影,簡直比薛定諤的貓還要狡猾。

在禪房中冥想?偶爾為之尚可,充分的寧靜中或許存在純凈的思考。但若長久如此,隻會變做空想,未免太過愚蠢。

認識自己,鑰匙從來就不在於自身。

認識自己是困難的,但在別人身上也能看到自己。結識足夠多的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讀足夠多的書,真正經典的書,那是歷史上最優秀一批人的思考,讀書如見人。

認識自己是困難的,但在周邊萬物都能看到自己。遊歷足夠多的地方,用腳丈量大地,抵達世界的盡頭,看潮起潮落。保持初心探索日常的居所,陶醉在夜風的吹拂,用心去看小草的生長,以及枯萎。

認識世界多一點,便認識自己多一點,兩者的界限變得混沌。在這種混沌狀態中,仿佛接近於神靈。

改變世界什麼的,一點也不重要瞭。

但實在是想為這個美麗的世界,留下一點什麼。

原文地址:http://lightory.net/how-to-change-the-world

點評:《中國合夥人》裡面說:我們改變不瞭世界,是世界改變瞭我們;而《熔爐》裡面說: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瞭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瞭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改變世界,這是個一直沒有結論的問題,不同的故事導向瞭不同的結果。老想著改變世界,這不科學,但做好當下,為世界留下一些很牛逼的東西,這個比較靠譜。

下是是風鳴岬寫的人生三件事,也很實在,若要再加一個,就是學以致用瞭,當然,更高層次的,應該是創造瞭。

不早不晚,當下最好

人生苦短,大概三件事對我最重要。

一是鍛煉身體。
無論當年在潮濕黑暗的地下室做籠中獸,還是如今在涼風習習的操場上腿毛飄飄,都是為瞭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是為瞭活得更好一點,活得更長一點。
另外一個私心,就是體悟。身體是靈魂與外部溝通的媒介,對媒介的敏感度越高,便越發能感悟世界。
無論是在山間小溪旁觀察葉脈紋路,還或在人流湧動地鐵裡輕嗅香水味道,都是感悟。而身體是靈魂行走的殼子,就好比RPG裡的任務裝備一樣。

二是看書。
無論是當年的模電數電單片機,還是如今的攝影戶外文史哲,看書隻是想體驗更多人的思想與感悟。
看書與吃飯一樣,要吞食天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