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23:25
文/文昌
很難想象在取經路上,如果沒有豬八戒將是這樣一幅場景。憑借唐僧、孫悟空、沙僧三人的能力,取經成功絲毫沒有問題,但途中會少很多樂趣,九九八十一難裡看到的隻是一部不斷與妖魔鬼怪的鬥爭史。愣是八戒同志犧牲自己的長相將艱難的取經過程,潤滑成耐看的喜劇。在有趣這點上,他是功不可沒的,盡管很多關鍵時候他都掉鏈子。
在唐僧四人的管理模型裡面,唐僧代表著目標和信念,並對規則和秩序嚴格的捍衛,比如不近女色,不許殺生;孫悟空代表著超強的問題處理能力,甚至勝過唐僧,但他不安分,愛挑事,是個刺頭,取經並非信仰,隻是自己要履行五指山下的承諾;豬八戒不多說,缺點很多,但讓整個組織變得協調;沙僧代表務實勤勞,默默無聞,老實本分。四人黃金組合讓《西遊記》這部電視劇百看不厭,也讓我們對一個組織的架構,對整個社會有瞭更深入的認識。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成為領導,有什麼事可以讓徒弟們去做,自己安心的當大爺,殊不知領導對信仰,對目標的堅定,始終如一的將團隊帶向前方,一般人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思想認識,更重要的是你不知道怎麼念經才能讓徒弟們頭痛,也就是不知道如何駕馭下手。當然還是沒有達到那個水準。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角色和能力,如果非要舍棄自己的優勢,追求那些自己本不在行的東西,就有點舍本逐末的意味瞭。
盡管豬八戒被稱為豬悟(無)能,現實生活中都會瞧不起他,但他給人帶來樂趣,至少不那麼虛偽,有時顯示出來的懶惰,好色,好吃懶做,喊散夥的總是他,但歡笑聲過後就原諒瞭他。生活中我們應當感謝那些給我們帶來歡樂的人。每個人的角色和分工不同,自然也要求也不一樣。
偌大的社會就是這樣,說得不好聽,叫林子大瞭,什麼鳥都有。但不意味著鳥有高低貴賤之分,輕易的瞧不起隻能顯示自己認識上的缺陷。以前自視讀書較多,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無法自拔,茫然四顧總覺得唯我獨尊,看不起別人庸俗的生活方式。如今想想,說不定別人也在心裡罵你傻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試著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嗤之以鼻。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當今時代少有達芬奇式的全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隔行如隔山,可能所謂的專傢也就是你不懂他的領域,他懂得比你多而已,當然在某些方面你也會比別人厲害。這樣社會分工的格局,導致我們也已經不可能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做成什麼大事,必須依靠群體和組織的力量。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彼此依靠的。
怪不得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裡說到:“我們這些終有一死的凡人是如此奇特。我們每個人都隻在這世界做短暫的停留,卻從不知停留的目的,盡管有時會自認為領會瞭人生的真諦。無需更深的思考,一個人從日常生活可知,我們是為瞭他人而存在。首先,為瞭那些親近的人活著,因為我們的幸福完全有賴於他們的歡笑和福祉。其次,為瞭眾多陌生的人活著,因為他們的命運牽動我們的同情心,把我們和他們聯系在一起。每天我都無數次提醒自己,我內在和外在的生命倚賴他人的勞動,那些活著和死去的人們的勞動。因此,我必須發揮自己的努力,做出與我已經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樣多的貢獻。簡樸的生活對我有強烈的吸引力。我常常因意識到過分占有瞭同胞們的勞動而感到壓力。我認為階級差別是不公正的 , 終究還是憑借暴力維持。我還認為簡單低調的生活對所有人都有益,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偉人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們看到的東西,或許我們也能看到,但無法深刻的體會得到。雖然我們作為平凡人默默的生活著,似乎與世界沒有關系,但我們無時無刻不與世界聯系著,看看周圍的物品,哪個不是別人生產出來的呢?不能說打掃衛生的清潔工就不如設計蘋果手機的喬佈斯,人的能力有大小,對社會的貢獻也不盡相同,沒有必要求全責備。
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不必要求人人都成為喬佈斯,需要尊重人的不同,哪怕庸庸碌碌什麼也不幹,隻要沒有影響社會的進步也是一種貢獻,前提是不要影響他人,不阻礙社會發展,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上貢獻點自己的力量。
書 於北京二月
點評:人不可恃才傲物,人不必妄自菲薄,雖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卻可盡自己所能,讓自己、傢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胡適說:“不茍且”。倘若人生境遇,“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此豁達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