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7:44
當群體亢奮時,個人的冷靜叫做消沉、軟弱、不進取、虛無主義,但群體麻木時,個人的亢奮又叫做囂張、極端、唱反調、沒事找抽。總之,群體意識下或群體無意識下,個人的獨善其身,不是被孤立,就是被打壓。請別告訴我媒體是改變這些的辦法,在我看來,媒體如果不做壞事,客觀報道,就阿彌陀佛瞭。你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騙人的醫療廣告,你是願意相信呢?還是不願意相信?如果我不相信這些,你又如何說服我去相信媒體的新聞?如果媒體肯收不良廣告商的錢打虛假廣告,又有什麼理由不收某些人的錢去顛倒黑白呢?常常看到這樣的報道,某某記者被人群毆,記者為什麼被毆打?你能說這是個正常的事情嗎?要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記者,遠比考個記者證難的多。同樣道理,別以為做個好人容易,在利益和良知的鬥爭中,好人往往是第一批被幹掉的。
幾天前,我寫瞭一篇關於韓寒的日志,當時我隻想說說教育的操蛋,可是回頭想想,操蛋的又不光光是教育,而是一種“群體性暴力”,十年前,韓寒被標榜為一個壞孩子而進入人們的視野,十年後,在看看韓寒,又是多麼的一個“有愛心”“有良心”“關心弱勢群體”的青年呀。韓寒變瞭嗎?恐怕沒怎麼變,依我看,變得最快的是這個社會的認知,社會的認知總是翻臉不認人,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在以經濟為硬指標的中國,道德風向標轉的比電風扇還快。如果你經濟水平堪憂,又想盡快走出生活的泥沼,你便會知道,做個好人有多難瞭。
所以,我已經懶得去聽什麼搖滾樂瞭,聽瞭三千多張唱片,除瞭憤怒以外,帶給人的是一片空虛。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做搖滾的那幫人是多麼的可笑,和我以前一樣,拿著一面“理想”的旗子,自以為可以插滿山頭。可到頭來,連自己能否生存都成瞭問題。當初想做壞孩子的人,一轉眼變成瞭好孩子。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他媽個什麼玩意兒。反叛?在這之前,有誰考慮過如何避免被強奸嗎?如果誰有這個辦法,我就跟著他搞反叛文化,否則,我就呆在床上看世界名著,明年我要看一百本,後年在看一百本,二就二吧,裝逼就裝逼吧,又有誰真的在乎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