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想做個好人?

2016-08-13 16:47:44

文/ 張三瘋

那天早上,我習慣性地去旁邊那傢店裡買早餐,一個高梁包子,一杯豆漿和一杯黑米粥,3塊錢。我給她10元,她找我7元。我拿出一個硬幣放在桌上,說,昨天你錢找多瞭。

那一刻,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我站在正東方向,一道聖潔的光輝從我的身上灑出來。忽然間,她全身僵直,瞳孔放大,似乎看到瞭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夠懂得讀心術的話,也許就能聽到她的心裡一直在放一段音樂——

哈裡路亞,哈裡路亞……

其實,事情很簡單,昨天我買的早餐是4塊錢,我給她20元,她卻找我17元。多找瞭我一元錢。我下午才發現這點,我決定第二天還給她。雖然一塊錢不多,但我們不能貪圖這種財富。當我把屬於她的錢還給她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非常好,我無愧於心,我坦坦蕩蕩。

為什麼我想做個好人?

因為,我很快樂。

我仍然很清晰地記得,十年前的某個夜晚,我在城市裡狂奔,追逐著最後一班40路公交車,雖然跑得滿頭大汗,最終還是趕到瞭,擠進那沙丁魚罐頭般的公交車裡。我站好瞭,車開動瞭,準備刷卡。可是,卡沒瞭,找遍瞭全身所有的口袋都沒有,司機在催我,其他乘客在看我。我再次大汗,因為我當時身無分文,隻帶著一張公交卡。

當時我已經做好瞭置之死地的打算瞭,下一站,下車,然後走路回傢,公交需要四十分鐘,跑步需要一個小時半小時,走路則需要兩個半小時。晚上10點之前,應該能回到傢。

這個時候,忽然有個大媽問我,你沒帶錢?我說是的,我卡丟瞭。她說,我替你給吧。當時我萬分驚訝,因為這個大媽,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媽,其貌不揚,一身俗氣,每天不是打麻將,就是逛菜市場,她不讀書不學習,不看電影不聽歌劇,我做慈善不懂公益,她就是一個很平凡的普羅大眾,萬萬沒想到,這一車的人當中,就是她首先發現我的異樣,還幫我解決問題。

那一刻,我的內心裡一直在響起一段音樂——哈裡路亞,哈裡路亞……

為什麼我想做個好人?

因為,我希望自己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能夠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即使這份愛心看起來很小,微不足道,可是,對於處境困難的人,他真的需要。

昨天晚上,我在路邊等車。路邊坐著一個流浪漢,他又四五個包裹,用扁擔挑著,身邊放在幾個吃的東西。他似乎走過瞭很多地方,看過很多人,今天經過這裡,累瞭,就坐下來休息休息,之後,就準備再次出發。那時候9點,他大概肚子餓瞭,拿出包裡的幹糧在吃。

我於心不忍,就把一個白巧克力杏仁卷心酥拿出來,遞給他說,大哥,我請你吃吧!出乎意料的是,他擺擺手拒絕瞭。我很尷尬的收回來,放回包裡。我的好心好意他不接受,同時,我感覺似乎傷害瞭他的尊嚴。他隻是個流浪漢,他不是乞丐。或許,很多年前,他比我們見過的所有的富人還有錢;或許,這個時候,他懂得東西比我們要多得多。

更令我羞愧的是,我包裡還有一個中午買過來的金唱片面包,一根準備當飯前水果的香蕉,一杯剛剛買來的還沒喝完的雪碧。這些都是我親自買過來的,也是我喜歡的,而這盒卷心酥,是下午別人送我的,因為我知道第一個制造牛仔褲的老板叫李維斯。

換句話說,我說想表達一份愛心,但我隻拿出瞭自己最不在乎的東西,自己無所謂瞭,所以就隨隨便便送給別人。這是在貢獻自己的愛心嗎? 還是在擺脫累贅?這個問題,我思考瞭一個晚上,仍然沒有得到。

為什麼我想做個好人?

因為,我還不是一個好人。我的大腦,我的心靈,總是裝著一些我自己看不到、卻真實存在的很卑劣的人性。這種人性,一部分基於先天的動物性本能,另外一部分是基於後天的自我成長過程。

人世間,最令人沮喪的事情,就是我們終究有一天會死去。

可是,當我生命終結的那天,在一個我不知道的地方,一定會有鳥兒在歌唱,花兒在綻放,微風在輕拂,白雲在飄搖,姑娘們在微笑,孩子們在奔跑,老人們在閑聊……這個世界,一切都很美好!

點評:我喜歡這種快樂,簡單,美好;卻仍覺得不夠,當閱讀到SEETON-MUSIC的這篇文章——我想做個好人,許多想法就純粹瞭起來。

去年,我像一個瘋子一樣拼命啃書,經過統計,這一年我共看瞭八十三本書,距年初的一百本目標,差瞭十七本。今天,我將這八十三本書放在瞭一個上面寫著“嘉士力早餐餅”的大紙箱中封存起來——作為我存在的證據。並且寫此文,獻給2011年——我想談談讀書和我這個“不靠譜”的人的一些觀點。由於觀點比較雜亂無章,所以幹脆擬定一個“更不靠譜”的標題——我想做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