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9:11
文/祭酒青詞
Q是T的母親。
Q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先來說說在她人生中被其他長輩說的比較多的幾件事情。
Q有一個親哥哥一個親弟弟一個親妹妹,傢中排行老二。Q小時候體弱多病。因為傢裡住在農村,所以有很多農活要忙活,例如挑豬草,割稻子等等體力活,但是據其他長輩說,從小Q就沒有做過傢務事,而總是命令其他人去做。但是據Q本人回憶,她總說自己做的事情最對,小時候累到瞭,所以現在才有頸椎病雲雲。
Q的父親,在四個子女中最喜歡大兒子,其他三個孩子都沒有過多的交流。Q的父親年輕的時候總是不在傢,會被外派,或者有諸多應酬。在這一點上Q的母親抱怨一輩子,抱怨Q的父親從來不養傢,是她自己一個人拉扯大四個孩子。
Q在成年以後,花季年華,開始與一個三十多歲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談戀愛,此事轟動全村,全傢以此為恥,Q的父母強制拆散他們,直接導致Q一個人奔赴上海。
Q在上海無以生存,便找當時在上海的親戚幫忙,然後開始照顧一位孤寡老人的飲食起居。此件事情被傢裡哥嫂知道,哥嫂特地去看她,並傳出她與那位孤寡老人的緋聞,此事使Q恨其哥嫂一輩子。
Q最後是在弟弟的幫助下回到傢,此時Q已經過瞭當時的待嫁年齡,已經29歲,遂與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相親結婚,此事直接使其父母與其斷絕關系,從此不往來。一年之後T出生瞭,此後Q與丈夫越來越不和。
T小時候從來沒有跟母親娘傢的親戚接觸過。T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一直是優等生直到大學畢業前夕。Q生瞭一場關乎生死的大病,在Q認為自己生死存亡的時候,Q找到自己的母親,想讓其母照顧,當時Q的母親將近70歲。在治療過程中,Q發現母親並不是盡心盡力,丈夫也是跟平常一樣對她大吼大叫,妹妹和弟弟也不時常打電話來撫慰她,隻有女兒T是最關心她的病情的,並且T要求賣掉房子給Q看病治療。
Q的身體完全康復後,T已經從學校畢業三年,Q以身體弱為由使T留在她身邊沒有去更好的城市發展。T也到談戀愛結婚的時候瞭,但是每當T在熱戀時,Q便會以種種理由拆散T戀愛,直接導致T至今二十五六歲沒有戀愛對象,心理極度空虛寂寞,產生自卑感。
下面是對Q的心理分析:
Q小時候在傢病弱是為瞭和哥哥一樣得到父親的愛,Q在俄狄甫斯階段時,對父親抱有極大的幻想。當發現病弱也無法使父親多看自己一眼,她的愛沒有得到回報和滿足,並且在母親的教育下她也感覺到自己對父親抱有這樣的幻想是不對的之後,她便在成年時找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來代替父親疼愛自己,並且在這個男人身上她能得到愛的滿足,這也就是Q第一段感情的發生。這個時候她為瞭掩飾自己生病希望博得父親的愛這件事,開始宣稱自己在傢務事方面幫助傢裡很多,這個事情她說瞭幾十年。
當然,Q的父母是不會允許的,所以Q覺得自己的愛受到瞭羞辱,更加害怕自己對父親的感情被母親看穿,所以遁走上海,照顧孤寡老人。本來以為“山高皇帝遠”管不到她的事情,並且也可以用這種高尚的名義掩飾自己的戀父情節,沒想到哥嫂的出現打破瞭她的美夢,哥嫂洞察瞭她的意圖,她再一次失去瞭她想要得到的愛。
隨後29歲的Q嫁給瞭四十多歲的丈夫,她是很高興的,這次她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隨後T的出生再一次打破瞭她的美夢,她發現T對丈夫也有俄狄甫斯情結,於是她為瞭保護自己對丈夫的愛開始在T面前數落和嫌棄丈夫,讓T感覺到父親的很不完美,並且第一次掌控瞭T,而導致T同情Q的處境,對父親多是嘲諷。直到Q生病,T對Q更加同情,並且Q也發覺T才是她的依靠,所以Q更加想要控制T,Q限制瞭T去其他城市工作的權利和想法。
在T開始自己的戀愛時,可以說Q是羨慕和嫉妒的,因為Q從來沒有過正常的戀情,她一生隻想要得到父親的愛並且想盡一切辦法掩飾這個事實。一開始Q出於嫉妒十分反對T的戀情,一度Q與T為此事而母女之間不和,在僵持幾個月之後,最終Q戰勝瞭T,T放棄瞭戀愛,仍然聽從Q的安排。
在此過程中,Q對T產生瞭一種莫名的感覺,我認為是愛,Q想控制T是因為Q依賴T對自己的付出,例如賣房子也要給Q治病,Q對T的依賴也在於Q對T產生的愛,Q認為隻有T是真心為自己付出的,Q太愛T瞭,她舍不得放走T。
所以,最終Q的戀父情節轉化成瞭戀女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