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52:31
還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每天背著小書包過來,不吵也不鬧,身邊再吵雜的環境也不為所動,她的目光不停的在搜尋著我們不知道的目標,一言不發,若有所思,仿佛一個小哲學傢模樣;
還有長到五歲也不會說話的男孩,每次看到他張嘴“啊。。啊。。啊。。”,似有千言卻不能傾吐,唯有媽媽才知道他想說什麼,想去哪兒……
還有一個腦癱的孩子,由奶奶帶著,奶奶卻經常打罵孩子,每次都威脅他:“打死你!”、“不要你瞭!”、“不要你回傢瞭!”等等,奶奶的聲音大而且烈,伴隨著用力打小孩雙手的巴掌聲,令聽者無不心寒,奇怪的是小孩挨打挨罵也不哭不鬧,有時候,我實在忍不住瞭,就會跑過去跟奶奶說:“阿姨,不要打他好不好……”,可惜的是,奶奶連看都不看我一眼,繼續罵罵咧咧的拉著小孩走瞭;
還有那個每次課間都跑出來的小傢夥,直接跑向我們的一位男同事的位置,每天如此,三到四次,我們開玩笑說這孩子前世一定跟同事有淵源吶,他自說自話,非常開心,爸爸拉著他走的時候,他跟我們每一個人都說拜拜,一個也不落下,直到說完他才肯走,如此可愛的小孩,怎麼能讓人相信他已經出現瞭智力的問題呢?而究竟怎樣才能保持他這種快樂而不因漸漸年長逐漸消失?
想起瞭《親愛的小孩》這首歌,每個人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孩子總是要在跌跌撞撞中不斷的長大,經過學習和歷練不斷的成熟,而這些特殊的孩子,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中,可能會遇到更多的障礙,他們的父母承受著比他們還大的壓力,當父母漸漸老去時,親愛的小孩,是誰幫你擦幹淚珠,是誰陪伴你走向回傢的路呢?
點評:瞭解他們我是從看瞭電影《自閉歷程 Temple Grandin》後,心被深深地震動瞭,當平時遇到這樣的孩子時,總也能心平氣和地和他們交談,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勵。
有人這樣形容:
我25歲,性格怯弱,對好多正常男孩得心應手的事情感到恐懼。
不敢跳山羊,不敢當眾走進教室,平時坐座位不敢居正坐,感覺對別人的目光感到渾身緊張,灼熱。
真的,就像一個個門,門後的是黑暗與恐懼,我寧願呆在眼下的生命中,茍且。
是,我也在改變,許多原來重要的東西不再那樣重要。
有人這樣希望:
我一直都有自閉+抑鬱。從13歲到25歲,我都在深度自卑和社交恐懼中度過。如今我可以坦誠面對,是因為我已經好瞭許多,當然不能夠說痊愈。我隻是努力讓自己走出來,雖然有的時候我還是會懷疑自己,但是並沒有再那麼拒絕社會和人群。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起來,我也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沒有太出格的行為,最多隻是有點內向+冷。隻有我自己知道,我給自己加瞭多麼嚴重的精神枷鎖。每時每刻,隻要是和人群打交道,我都會不知所措,不懂如何表達自己,但又會期望認同,當別人的反應和我預想的不同,就會馬上自我懷疑,加深多一層自卑。
關於自閉癥,我有幾點感想,是以前沒有總結出來的:
一、自閉的人並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事實上他們非常在乎外部世界,在乎任何一點來自外人的評價。
二、自閉的人很敏感,他們會誤解別人的反應,覺得是對自己的否定,讓他們懷疑自己的同時,又讓他們拼瞭命更想求得認同。
三、自閉的人其實比一般人需要更多愛,普世的愛,而因為溝通障礙,求而不得,所以才躲回自己的世界。
四、自閉的人要打開任何一扇門都很困難,但是因為自尊心強,他們更加會去努力,在這個過程中間,隻要有親人和朋友穩固的支持,最終可以讓他們走向門外的世界。
其實,
different,not less。
是不一樣,但是絕不比別人差。
在《自閉歷程 Temple Grandin》裡,對於temple好媽的不離不棄,我實在非常感動。
這讓我想起瞭,《叫我第一名》。
也許他們孩子的成功,真的就在於一個正確面對問題的父母。
他們的世界同樣精彩:
他們被稱作是“星星的孩子”美麗動人卻拒絕溫暖;然而他們有著自己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繪畫,就是其中的一種。
三歲女孩Iris Grace為治療自閉癥,在醫生建議下3個月前拿起畫筆開始創作。她的作品被媽媽傳到facebook後,大人們都被震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