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心靈雞湯是熬給自己喝的

2016-08-13 16:51:55

文/墨非

心靈雞湯是不是都是扯淡這個著實不好說,這要看熬制雞湯的人有沒有用心,隻是也不能太用心,太用心瞭會亂,所以心靈雞湯不像真正有味道的雞湯那樣是熬給身邊親愛的人喝的,而是熬給那些和自己關系不大,或者幹脆沒有半毛錢關系的人。隻要烹調的人用心,這碗心靈雞湯會大補,但也極少有人喜歡喝。我想也是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才會去質疑心靈雞湯是否真的有效,久而久之,以前大傢都喜歡喝的心靈雞湯也逐漸消失,其實這隻不過是換瞭種形式存在罷瞭。

我是一個即將大三的學生,暑假無事宅在傢中。

昨天晚上,一個挺久沒有聊過的同學突然莫名其妙給我發過來一個qq消息,問我在不在,我是那種q在人在的主兒。出於尊重我回的很快,秒回,好大一會ta問我是不是在打遊戲?這著實讓我鬱悶瞭一下,不知道ta為什麼這樣問。當然我當時沒覺得什麼,後來我才意識這或許就是別人對我根深蒂固的無所事事的偏見吧。對於傲慢與偏見,我不太想去澄清什麼,對方覺得我是什麼樣子,在ta面前我就偏偏做出這樣的樣子,讓ta欣喜於自己的眼力,我呢,也是自得其樂。

我回道,我沒玩遊戲,隻是在看網頁而已。在現在這樣一個社會,還對打遊戲有著深深偏見的人,是種極端,極端總是讓人不舒服。接著ta開始話入正題,問我畢業之後打算怎麼辦。我承認這個問題很深,而且我畢業後幹什麼和ta關系畢竟不大,我在想ta為什麼發問。我的第一感覺有時候很準,我覺得ta應該是在想如果我這種MADO都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都能幹什麼的話,ta怎麼會比我還差呢。這是一種典型的優越感狂想癥(非人身攻擊,三觀問題,沒有高下之分),私下覺得還是不可取的。

但我也絕少按我的第一感覺去做事,我知道我第一感覺準,是因為那些都是事後結果的佐證,我事前又不知道它準不準,有些事不是十拿九穩我是不會做的,比如懷疑別人。所以,我沒管那些,仍在很用心的和ta聊。

然後我就說瞭我還沒有想好以後的路,還有兩年,可以慢慢想的。之後ta就說瞭一些自己的情況,很普遍的情況,壓力大。我也說瞭點我很少對別人說的我的情況,大傢都不容易,重要的是心態。我不太擅長安慰別人,但我仍在盡我的努力去幫ta出主意,盡管那些可能ta已經想過無數次。之後,ta說要靠自己,這是對的。我覺得這些不用說,好像靠自己是正確的,是光明的,是與眾不同的一樣。靠自己,是應該的。

我很怕人被逼到絕境中,要麼沉默,要麼爆發,當然這句用在這裡誇張瞭。喪心病狂的人做事沒有底線,所以才會向上爬的很快,有時也會摔得很慘。“Baby,take your time.”是我很喜歡念叨的一句話。慢慢來,不要著急,是你的總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真不是你的。

之後我們聊到瞭傢庭。我們活著,父母對我們很重要。我不太想談錢,好像沒有錢就不能讓父母過的好一樣,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門無孝子。這並不是我在為自己找理由,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事斷然是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我隻是覺得將心比心,如果自己為人父母的話,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開心快樂的活著,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把一些事,視作必然,就不會想太多,像擔起傢庭的擔子這種事,是必然的,想太多幹什麼,是想做的更好,還是想逃避呢?爸媽吃苦也是為瞭孩子,我們知恩圖報之,也要為自己好好活著。銘記於心就行,時刻拿出來壓著自己往前走,往上爬,多累。

我不知道ta是否真的看瞭我說的,也許別人隻是想說一說自己苦悶之處,我則在那裡像遇到大事一樣慎之又慎地去措辭。ta說ta突然沒有瞭方向等等,我就說瞭一些算是安慰的話,我不得不承認,我在輸出我的三觀。但是ta回的卻是“說的也是”這四個字,我已經意識到話風要轉。

我說欲速不達。ta好像輕松瞭一些,就說起瞭自己之前那麼說的原因,是被現實嚇到瞭。現實確實可怕,能被現實嚇到的人,不是那些現實主義者,反而是那些有一點理想主義的人。最大的現實主義也是最大的理想主義,現實和理想之間有那麼一個黃金點,隻要努力,我們就能將其找到。努力的方式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千篇一律的不一定是捷徑。

也許是我說的有點模式化,看上有是有點道理,實際上就是廢話。這就是心靈雞湯。我可以說的循循善誘,說的前景無限廣闊,去描繪藍圖,去勾勒未來,但我不想那樣。道理很簡單,說出來就好,聽不聽就不是我所能幹涉的。我沒有覺得我說的都是對的,但我知道我說的這些沒錯,因為這樣我們至少能輕松點,能快樂點,能在有限長度的生命中去增加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