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繼續熱愛它

2016-08-13 17:11:02

坐在動車上,這算是我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沒有想象中那麼興奮,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原本打算看書的,但覺得還是欣賞下路上的風景比較好,中途的時候上來一位大叔,西裝革履,皮鞋鋥亮,梳著個精神抖擻的小背頭,帶著個和瓦片一樣厚的鏡片,看起來十分嚴謹,他坐在瞭我身旁的空位。

一個人的旅行,本來想著能遇到個美女聊聊天,結果卻和大叔邂逅瞭,我暗暗嘆息。

我自顧自的看著窗外的風景,過瞭大概二十分鐘,嚴謹的大叔和我搭訕瞭:“小夥子,你這耳朵一邊一個耳洞,父母不說嗎?”

大叔的開場白弱爆瞭。“恩,等畢業一工作就不帶瞭,嘿嘿。”

“年輕就是好啊!”大叔感慨道。

“您也年輕過啊!” 我們三言兩語的聊瞭下去,也算是緩解下彼此旅途上的寂寞。

“你這是出去玩嗎,一個人?” “恩,也不能算一個人,到那邊有個好朋友接我,您呢?”

“我啊 去出差,為瞭生活奔波,機械運動,和你們這些年輕人比不瞭。”我心裡暗暗竊喜,什麼都比不瞭年輕。

“但是我也不羨慕你們,我年輕的時候可比你們瘋狂的多。”

我心裡咯噔瞭一下,真沒看出來,大叔不落俗套,還有過瘋狂的青春。

“我小的時候,一個人跑遍過我們那邊的整個大山,一個星期沒回傢,每天在山上吃野果睡草窩裡,你們現在那種什麼支帳篷露營的玩法全是從我們那會進化出來的,沒意思,後來和朋友做生意闖遍瞭半個中國,什麼搭車去旅行啊逃票啊窮遊啊是我們那會每天的生活而已,唉,那時候還真想就這樣過一輩子,多瀟灑自在。”

“我有點崇拜您瞭,您曾經的生活是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

大叔笑瞭笑,“沒什麼可羨慕的,年輕時候再瘋狂,最後還是要歸於平淡。你看我現在,每天為瞭妻子和閨女,為瞭那點柴米油鹽奔波,你可別把出差當成旅遊,這是重復性的機械運動,索然無味”。

“您年輕時候這麼瘋狂,現在就受得瞭如此平淡的生活?”

“二十多歲的時候,和一個女人結婚、生子、養傢,為自己的傢庭負責,為妻子和孩子努力,孝敬好父母,日復一日的生活,你可以站起來問問這個車廂的人,有多少人不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大叔微笑的看著我。

“是啊,能有幾個人不是如此生活的呢。”我附和道。

大叔有一點黯然神傷,也許是在懷念曾經瘋狂的青春,也許是在嘆息自己後來的人生不夠精彩,總之,這個表情隻在他臉上停留瞭兩秒鐘,但還是被我捕捉到瞭。

“現在的年輕人太過追求新鮮刺激的人生瞭,天天想著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希望你以後能有勇氣去安於平淡,能安於平淡就是最大的不一樣。”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裡批判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個人去西藏,一個人騎車去旅行,總是夢想著環遊世界。這些年輕人中有部分人並沒有條件做這些事卻仍要堅持,不顧自己的安危和父母的擔心,是不成熟不懂擔當的表現,隻是一味的追風,在同齡人中標榜著自己的勇敢和不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旅行,背包客,窮遊,搭車旅行,騎行,我們在不停的發明著更加新鮮刺激的旅行方式,雖然旅行對很多人來說是為瞭在路上找到自己的夢想,在陌生的地方找到真實的自己。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為瞭旅行而旅行,我們總是習慣極力的把自己的一段旅行勾畫的多麼刺激,把路邊的風景描繪的如何美麗至極,曬著最美的照片,寫著最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們嘴上說著想和大傢分享經驗和快樂,可其實很多人內心想要的是那兩句旁人的羨慕和贊美,聽別人誇兩句勇敢和執著,滿足一下那小小的虛榮心。

歸根結底的是這個時代的我們太多人沒有勇氣安於平淡,不甘承認自己的生活平凡,我們穿和別人不一樣的衣服,看和別人不同的書,喜歡和別人不同的事物,去別人沒去過的地 方,我們努力的讓自己的人生和別人不一樣,每當我們談起未來時,描繪出的是一個別一個精彩的藍圖,每一個人的未來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高潮迭起。

不記得從什麼開始我們總是會羨慕別人那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人生,甚至會羞於提及自己平淡安逸的生活。還記得之前和已經畢業兩年的學長一起吃飯,他淡淡的說瞭 一句:“現在我們這些哥們坐在一起吃飯沒人再暢想未來,我們聊的全是哪個牌子的奶粉更好,哪個地段的房子環境好還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