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58:23
記者:你不是因為害怕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後果?
姚晨:有很多人質疑我,說我因為膽怯,但是在此之前我轉瞭很多有關的帖子,如果說我怕這個事情牽連到自己的話,我應該刪的是那些帖子。 因為我覺得,如果說,我這篇帖子留在那,OK,我們傢人的事情得到解決瞭,這個時候一定就會有人說,OK,因為姚晨她是個明星,她有微博第一這個平臺,她 享有一種特權,可是別人沒有,他們傢沒有一個明星,這些人永遠是沒有希望的,我覺得這個東西,所引起的灰色的效應,遠遠大過於說姚晨是個膽小鬼。
記者:你知道很多人是把微博當成完全私人的平臺的,他們會接受和理解說,你怎麼去做,去完全捍衛一個人的權利為什麼,為什麼你自己反而有這麼多的(顧慮)?
姚晨:它確實是一個個人的表達的平臺,但是對一個明星,對於一個公眾人物來講,我覺得它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平臺。
後來,姚晨為傢人找瞭律師,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去解決這個問題。
姚晨:公眾人物實際上在我看來,是應該有邊界的。
記者:有人覺得話語權就是一種權利,這個權利的柄杖就在你的手裡。
姚晨:為什麼我覺得我沒有這種話語權。
記者:一個擁有一千萬粉絲的人,還不叫擁有話語權嗎?
姚晨:我沒有覺得這是權利。
記者:就像你說人站在廣場上,當你說一句話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聽,這是人們普遍理解的權利。
姚晨:我有表達自我的權利,可是沒有要求別人的權利。
姚晨更希望的是,能夠用這個平臺來實現她作為公民的責任。
姚晨:公民就是指在公共土地上工作的人們,然後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你享有權利,同時你又承擔著義務,然後更多時候,我會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公民。這個可能是我在微博上更重要的,應該排在明星前面的一個身份。
記者:公民是我們在普通理解中的老百姓,這個跟你的差別在哪呢?
姚晨:我覺得可能是不是用責任來區分
記者:公民的責任是什麼?
姚晨:首先我愛我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我願意為他去盡一份我所能盡的力。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是姚晨經常會提起的一句話,她說"當你有瞭一定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時候,是否應該考慮對這個社會去 做些什麼,而不僅僅是享受。" 所以隨著人氣的一路攀升,她做的更多。每多一個人關註她,她就向南方旱災災區多捐款一角錢;她拍賣《潛伏》中"翠平"使用過的煙鬥,資助貧困地區小學建校 舍;她代言2010年亞洲熄燈兩小時活動;探訪玉樹災區。2010年初,姚晨成為瞭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區代言人。之後,她兩次隨難民署官員探訪難民。不同於 商業代言,這份工作沒有一分錢的代言費,參加宣傳活動的費用也得自己承擔。
記者:做那個中國區的代言人,是被動的選擇還是主動申請的?
姚晨:我沒有主動的申請過,但是我曾夢想過。
姚晨的夢想,源於她在電視裡偶然看到的她的偶像佈拉德·皮特的妻子安吉麗娜·朱利參加的一系列難民親善活動。
姚晨:有一個男孩,小手,有意無意搭在安吉麗娜朱莉的腿上,我覺得這是得多麼信任信賴身邊的這個人,才可以做到這樣一個動作,然後陽關灑在她的臉上,我覺得美的這一刻。
在那之後,她對朱利的關註"遠遠勝過對皮特"。沒想到兩三年後,姚晨突然接到聯合國難民署的電話,問她願不願意做中國區代言人。
姚晨:就覺得不會吧,當時第一反應是這個。
記者:你之前向媒體公開表露過這個願望嗎?
姚晨:沒有,從來沒有。
記者:為什麼選擇你?
姚晨:因為他們想過幾個人選,我們是最後打的電話,我的表情是很驚喜的,就有一種夢想成真瞭,就這種感覺,還再三地卻確認,你們是那個安吉麗娜·朱莉做的那個聯合國難民署嗎?他說是。
記者:你別說你這個側面跟她很像的。
姚晨:好,她們嘴都很大。
姚晨說,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對"難民"這個概念都不是特別瞭解,難民和災民不同,他們是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災難等原因被迫離開自己的國傢而流離失所的人。
在泰國邊界最大的難民營,姚晨遇到瞭一位有著8個孩子的母親羅紮,她和丈夫帶著孩子跋山涉水走瞭整整三個星期,一星期前剛到難民營。
姚晨:在他們成長的這三十多年裡頭,他們被燒房子,被搶財物然後生命也面臨著威脅,永遠在逃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