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宗法師:為何說念佛勝過一切修行?

凈宗法師:為何說念佛勝過一切修行?

時間:2020-02-20 08:55: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為何說念佛勝過一切修行?

善導大師把往生極樂的行法分為二:正行和雜行。當然,正行是所提倡的,正行當中分為正定業和助業,而以稱名為“正定之業”。這種理論架構和解釋方法,以我們一般的觀念來說,幾乎相當於天地大翻轉;因為在佛教當中,“修行”的概念是很深的,如果就稱名來說,雖然是佛教當中很常見的,但是都認為是很淺的行法,就是念佛的名號,所以從來也沒有把稱名看得多麼殊勝、尊高。而善導大師在這裡解釋,稱名稱為“正定之業”,超過瞭一切的行法,簡簡單單念佛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決定之業;而其他的,即使是觀佛這樣殊勝的行法,也被稱為是助業,更廣泛的開悟、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禪、密,所有這一切都貶為雜行,所以就讓我們感覺到好像反差特別大。

這是從哪個角度來說的呢?這當然不是從自力修行的角度,因為如果從自力修行來講,稱名隻是簡簡單單念幾個字,那跟參禪開悟有得比嗎?跟讀誦大乘經典、跟發菩提心、跟六度萬行是沒法比的,任何人都可以念這六個字。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的是因為靠佛力的緣故,說“順彼佛願故。”也就是站在自力和佛力這兩個不同的立場來說明:站在佛力的立場上,我們稱念彌陀名號,順瞭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它稱為“正定之業”;而其他種種修行即使再怎樣的尊貴、殊勝,這都是站在凡夫這邊來看的,覺得很好,從自力修行這一點來看,所以不能稱為“正定之業”。

善導大師還有兩句法語: “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這是在《觀經疏》的下品上生。還有段法語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其他一切行法,“自餘眾行”就是一切修行,雖然說都很好,都是善的,但是跟念佛完全不能相比。完全不能相比就說瞭幾點:第一個就是自力和佛力不能相比,因為其他眾行都靠自力修行,而念佛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力跟佛力怎麼能比呢?就是你修到觀世音菩薩的境界、功德、智慧、階位,那和佛力也是相差太遠。第二就是因地法門和果地法門不能相比,自力修行還在種因的階段,還沒結果;而六字名號是佛圓滿的果上功德,這已經是圓滿的佛果瞭,這是不好相比的。自力修行都是染污的,以凡夫來講是污染法、有漏法、有為的、有上的;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清凈、無漏、無上、無為,所以這完全不能比較。

其實我們眾生修六度萬行,就跟小孩玩沙子一樣,你能修什麼六度萬行呢?小孩子聽說大人建樓房,他說“我也來建”,建得很認真,大人看瞭之後也鼓勵他,因為是他孩子嘛,說:“你搞得好,給我分一套。”其實我們修六度萬行,聽說菩薩大人,菩薩就是大人,佛就是大人,在那裡修六度萬行,建設自己的國土;我們也在那裝模作樣地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佛菩薩點頭說:“你發心很好,你六度萬行很好。”其實這都是顛倒的、虛偽的,有漏、有為、有漏法。如果沒有達到無漏無為的話,這就像沙子所蓋的樓一樣,但是佛菩薩也是憐憫你“不錯不錯”,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你歸命,大人為什麼在旁邊看著小孩子?是因為那是他孩子。

為何說念佛勝過一切修行?

所以我們這一切的修行,六度萬行要和稱名相比是不能相比的,就像玩沙子跟念爸爸這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不管修什麼樣殊勝的行法,讀誦大乘經典等等,其實在佛菩薩來看,也就是小孩子玩一堆沙子而已,不是堅固法,不能永久,你所發的菩提心,所謂“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可是如果我們念這句名號那就不一樣瞭,我們和佛的關系是非常鮮明的、非常懇切的;而我們和佛的關系,在我們稱念一切佛菩薩的名號當中,都已經說得很清楚,就是“南無”兩個字。

所以這個關系定位一定要清楚,不要把自己定位跟佛菩薩好像是平起平坐的,“你發菩提心,我也發菩提心;你發四十八願,我發四十九願;你六度萬行,我也六度萬行。”我們跟佛菩薩的關系就是父子的關系,就是歸命的關系,這個定位一定要很清楚,所以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