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甲狀腺炎的癥狀是什麼 資深專傢詳細介紹甲狀腺炎癥狀解讀誤區

2016-08-06 21:19:39

在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發展過程中,早期並非沒有特殊感覺,隻是這些感覺沒有被患者重視,未去就醫。雖然有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在早期或中早期有甲亢的指標和癥狀,但絕不能施以手術或同位素治療,這樣會使患者極快地成為較重的甲低。橋本氏甲狀腺炎早期會出現甲亢癥狀,晚期又會出現甲低癥狀,在診斷時,就有人診斷為“橋本氏病伴甲亢”、“喬本氏病伴甲低”。

在治療上要註意橋本氏甲狀腺炎疾病的特點,這樣可以避免誤診,在早期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一定要盡早治療,不要耽誤治療的大好時機。

一營養代謝

(一)碳水化物甲狀腺素可促進腸道對碳水化物的吸收,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被氧化,刺激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加速糖原異生。造成糖耐量降低,容易加重或誘發糖尿病患者血糖通常有升高的傾向,但由於氧化加速,升高並不明顯。

(二)水鹽代謝大量甲狀腺素有利尿排鉀作用,促使骨質疏松,鈣、磷運轉率加速,尿排泄增加,但血中濃度仍正常或稍高。

(三)熱能代患者基礎代謝明顯升高,甲狀腺素可促進氧化磷酸化,刺激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後者在維持細胞內外na-k梯度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熱能以促進na的主動轉移,從而消耗大量三磷酸腺苷(atp),使氧耗和產熱均增加,散熱也加速。故病人多汗、怕熱、體重下降,工作效率低。

(四)蛋白質少量甲狀腺素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但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時,蛋白質分解加速,排泄增加,呈負氮平衡;肌肉組織被消耗,病人疲乏無力、體重下降。

(五)造血系統甲狀腺素與紅細胞生成有關,缺少時可致貧血,過多變化不明顯,僅有淋巴細胞增生與白細胞總數偏低。

(六)其他甲狀腺素和兒茶酚胺有協同作用,增強神經、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統臟器的興奮性,常有心動過速、循環加速、心律紊亂、脈壓增寬及神經系統的癥狀。

(七)脂肪大量甲狀腺素促進脂動員,加速脂肪氧化和分解,並加速膽固醇的合成,促使膽固醇轉化為膽酸排泄出體外,增加膽固醇的利用。患者其膽固醇並不高,反而偏低。

(八)維生者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消耗量增多,容易發生這些維生素缺乏。

(九)消化系統甲狀腺素增多時,促使腸蠕動增強,引起排便次數增多,甚至腹瀉。

二、飲食治療目屬於超高代謝癥侯群,基礎代謝率增高,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須供給高熱能、高碳水化物、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補償其消耗,改善全身營養狀態。

三飲食治療原則

(一)供給豐富營養素適當增加礦物質供給,尤其是鉀、鈣及磷等,如有腹瀉更應註意之。多選用含維生素b2、維生素b1、及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適當多食動物內臟、肝類、新鮮綠葉蔬菜,必要時補充維生素類制劑。

(二)限制食物纖維應適當限制含纖維多的食物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的癥狀;所以對飲食纖維多的食品應加以限制。

(三)熱能需要量應結合臨床治療需要和患者食量而定。一般較正常人增加50%-70%。每人每天宜供給12.55-14.64mj(3000-3500kcal)。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適當增加餐次,正常3餐外,另加副餐2-3次,臨床治療開展時,要及時根據病情,不斷調整熱能及其他營養素的供給量。

(四)增加碳水化物應適當增加碳水化物供給量,通常占總熱能60%-70%;蛋白質應高於正常人,可按每天1.5-2.0g/kg;不宜多給動物蛋白,因其有刺激作用,應占蛋白總量33.3%左右;脂肪正常或偏低。

以上就的食療方法,可以從營養代謝中入手,也可以從食療的原則中著手,患者在飲食時要註意蛋白質,維生素等含量的攝入,適量就可以瞭,否則會造成反效果,在食療期間一定要多鍛煉身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