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後羋月有幾個兒子?羋月的兒子分別叫什麼

2016-08-17 22:45:29

  《羋月傳》劇中的宣太後羋月把政權交給瞭嬴稷,那麼宣太後羋月到底有幾個兒子?帶著疑問,跟隨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宣太後羋月有幾個兒子。

  宣太後羋月有幾個兒子?

  史書記載,宣太後羋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嬴稷,高陵君嬴悝和涇陽君嬴芾。

  十歲上下的她當上瞭秦國太後,稱“宣太後”。為瞭鞏固幼子嬴則的王位,她用瞭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王國的公主為王後,同時也將秦女嫁與瞭楚國。至於宣太後的另兩個兒子,當然更是要封。公子市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陜西涇陽,後來又換瞭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後來又換封地為鄧。

  嬴稷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

  嬴悝

  高陵君(?-前266年),嬴姓趙氏,名悝,是秦惠文王和宣太後的兒子,秦昭襄王、高陵君公子巿的弟弟。秦昭襄王即位後,公子巿、公子悝和宣太後的異父弟魏冉、同父弟羋戎,並稱“四貴”。前300年,秦國以涇陽君到齊國為人質,來使孟嘗君到秦國為相。前292年,封公子巿為宛侯、公子悝為鄧侯。“四貴”權勢威脅王權,秦昭襄王用范雎為相,前262年,使“四貴”離開咸陽,到自己的封邑。公子悝沒有到封邑就去世。

  嬴芾

  本名嬴芾,秦宣太後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輕的秦武王因比賽舉鼎,受傷死後,因沒有兒子,而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爭相繼承,便開始瞭王位爭奪戰。武王的母親稱惠文後,死在武王去世之前。

  秦惠文王的小老婆羋八子有個能力出眾的同母異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隻有他最有勢力,這時挺身而出,擁立姐姐的兒子王子嬴稷為王,嬴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便讓燕國人迅速送他回國,如此讓嬴稷得以繼位成為秦昭襄王。

  昭王即位後,年紀還輕,尊母親羋八子為宣太後,讓舅舅魏冉執掌大權,並任命為將軍,衛戍咸陽,後來四次擔任丞相,封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縣),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

  推薦文章:

  歷史上真的有羋月這個人嗎 羋月和秦國是什麼關系?

  羋月與秦國的宣太後什麼關系?羋月為什麼被稱“羋八子”?

  羋月簡歷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什麼樣的人?

  宣太後羋月為什麼殺害情夫匈奴義渠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