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23:34
大傢都知道魯迅為中國教育做中出瞭重大的貢獻,但是你知道他曾經當過公務員嗎?對於現在公務員來說,工作輕松工資高福利好,但是魯迅卻勝任不瞭,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初建。魯迅進教育部的推薦人是當時在教育總長蔡元培手下任職的許壽棠(魯迅與許壽棠自留日期間結識)。魯迅先是赴南京任職,南北議和後政府北遷又隨之進京。據確證,在南京短暫的幾個月裡,魯迅至少擔任瞭以下工作:推動各省大力開展有關革命形勢及政策的宣傳講演;大力搜求各種圖書,準備建立“規模宏大”的“中央圖書館”;計劃編刊《文教》雜志等。
初到北京的日子裡,魯迅顯然幹勁十足,從參加臨時教育會議,到主講夏期美術講習會。此後還受命主持設計國徽,這是魯迅在教育部承擔的第一項部級也是國傢大事。在與錢稻孫、許壽棠的合作下,任務順利完成。就在承擔此項任務期間,魯迅被任命為教育部僉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處級,且須總統欽定(當年魯迅還晉謁過袁大總統),直接聽命於社會教育司司長。
公務員生活向他展露精彩的一面,魯迅到天津出差考察戲劇,參與京師圖書館、通俗圖書館的建設,籌建歷史博物館,參加讀音統一會,促成註音字母的通過,舉辦兒童藝術展覽會,協辦專門以上學校成績展覽會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在公務員日常事務裡,魯迅並非如魚得水。比如教育部與內務部職務重疊就曾讓魯迅很難“做人”,因為在一些具體事務管理中,兩個部門發生撞車。1914年初,熱河避暑山莊所藏文津閣《四庫全書》運抵北京,魯迅趕赴北大接洽聯系,卻不料此書為內務部截留。經過多方交涉,1915年9月1日,魯迅“同戴蘆舲往內務部協議移交《四庫全書》辦法”。10月12日,移《四庫全書》入京師圖書館告成。然而,《藏書簡明目錄》卻被內務部給扣下瞭,仍“發古物陳列所保存”。這意味要查閱《四庫全書》的人首先要往古物陳列所一過,查過書目後才到圖書館按圖索驥。
緊接著的1915年,為瞭幫助袁世凱復辟制造社會輿論,教育總長湯化龍受命改組民間社團通俗教育研究會,並以行政命令讓一些教育部部員入會,魯迅為小說股主任。不久,為加緊復辟帝制的宣傳造勢活動,張總長明確指示小說要“寓忠孝節義之意”,並個人召見魯迅。然而,魯迅堅持自己的立場,實施多方阻抗,甚至在帝制復辟後他還無視袁次長的督辦。很快,魯迅小說股主任的兼職被免去瞭。1916年,魯迅與同事好友聯名上書,駁斥“祭孔讀經”之荒謬,更是為當時的教育總長范源濂所忌,魯迅仕途生態進一步惡化。
業餘時間裡,在官場裡鬱鬱不得志的魯迅常寫一些小說雜文。1925年,“三一八”慘案,此間魯迅寫瞭《紀念劉和珍君》,又傳言執政府將魯迅列入黑名單,一時風聲鶴唳,魯迅四處避難。與許廣平的愛情進展也要求魯迅換個環境。恰好林語堂先行到廈大任教,成為魯迅南下的先行官。8月26日魯迅偕許廣平同車離開北京,開始新的生活。由於魯迅沒有明確辭職,直到3個月後,教育總長任可澄才簽發瞭“周樹人毋庸暫屬僉事”的部令,魯迅的官場生涯由此畫上瞭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