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03:19
四個直面澆灌民族文化真理
神經病患者和心理健康的人有什麼不同?健康的人基本上能夠準確地反映客觀現實,見瞭白,知道這是白,見瞭黑,認得這是黑,這是健康的心理。就像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裡面的小孩子,他看瞭皇帝沒穿衣服就說沒穿衣服,而不是說皇帝穿上瞭最漂亮的新裝,這是最健康的心理。
同樣,民族文化進步的標準,就是漸漸敢於直面人生。我們文化當中有很多不直面的東西,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人們常用語言的彈性來給現實打折扣。比如說失業瞭,我們通常不叫失業,而是待業。還有,我們不說餓死,但有一個非常文縐縐的詞匯叫做非正常死亡。
記得小時候,到瞭年三十晚上,大人就要和孩子講,明天是大年初一,你多講一點吉利的話,不要見瞭什麼就說什麼,這其實就是叫孩子不要直面。然後還不放心,千叮萬囑,因為孩子口無遮攔,大人不放心。我們民間有一個習俗,到瞭年三十晚上,用一張擦屁股的草紙把小孩子的嘴擦一擦,什麼意思?小孩子的嘴是不算數的,像屁股一樣。這就是反復讓人不要直面現實。
我在大學上課的時候,做過一個測驗,我問學生們:“大傢來上大學的時候,傢裡都跟你說什麼話?”我設定瞭兩種話,A的大概意思是“孩子,你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到瞭社會上要敢於直言,堅持真理。”第二個選項B為:“孩子,這個社會復雜,你講話要小心,不要見瞭什麼就說什麼,那不行的。”“凡是按A原則給你臨別贈言的請舉手。”一個沒有。而當我說出B的時候,嘩!全舉手,這就是我們的傢庭教育,人生第一課,不要面對真實。
改革開放後,我們漸漸地敢於直面一些東西。我把它概括為四個直面,雖然不一定很徹底,但至少萌芽已經出現瞭。第一,是直面世界。我們為什麼要加入WTO呢?朱鎔基同志講瞭一句很坦率的話,就是我們國內的改革動力不足,要借助於外力來推動。還有一句話叫和國際接軌,和誰接軌?就是和先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傢接軌。承認他們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這就是第一個直面。
第二,是直面變異。中國過去的文化真理當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直面變異。大傢想一想什麼叫創造、發明、進步?不就是去創造一個你沒有見過的東西嗎?沒有電,發明一個人們從來沒見過的電,這叫發明。如果你有一個煤油燈,我還“發明”一個煤油燈,你已經見過的那還是發明?創造、發明就是去創造我們沒見過的東西。而有些人就是害怕創造、害怕不同,這和人類的本性是違反的。考古學傢在波羅的海的邊上發現一塊螞蟻的化石,結果發現,幾千萬年以來螞蟻沒有任何進化,沒有任何發展變化。而人發展變化得很快,而且越來越快,為什麼?因為具有創造力。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馬克思講過,就是個性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
第三,叫直面利益,也就是群眾的利益。在傳統文化中,義和利是對立的,見利忘義,你要義就沒有利,你要利就沒有義。今天我們漸漸懂得瞭,保護人民群眾最大的利益,也就是一個社會最大的義,義和利是統一的。隻有保護老百姓的利,我們才談得上是一個有義的政府,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最後是直面自身,也就是要正確認識自己。過去中國人對性是不敢講的,覺得是一個很骯臟的東西,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來討論。現在情況就好多瞭。恩格斯講過,人類要有兩種生產才能維持,一種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質和創造這些物質所需要的工具,這是人類的第一類生產。第二類生產就是人類自身的生產,這就離不開性。一個社會如何正確科學地對待性,就是保護這個社會的生產力,保護這個社會的持續發展,所以我們要直面性。過去把性講得非常可怕,我常常跟女同志開玩笑,穿瞭一個短袖襯衫出來,要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的,為什麼?會引起性的想法。實際上,健康、科學地對待性、直面性,是保護一個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這個很重要。
所以,這四個直面——直面世界、直面變異、直面利益、直面自身,是我們民族文化真理有所進展的基本表現。